10 去估算

贝梦露

抗震等级4级与3级有什么区别吗

3 回答

共有3条回答

mifengfei 有用 4

您好,这里的抗震等级是说的地震烈度。而建筑上要求抗震等级三级时需要承受四级烈度而不倒,同理,抗震四级就是承受五级地震不倒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全部回答

三泰装饰 有用 2

抗规
6.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2.5%,且计入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
二、三级不应大于0.35。
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
二、三级不应小于0.3。
3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数值应增大2mm。
6.3.4梁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的配筋,
一、二级不应少于2φ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
三、四级不应少于2φ12;
2
一、二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矩形截面柱,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形截面柱,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
6.3.5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张佳佳_0704 有用 1

这里的抗震等级是说的地震烈度。而建筑上要求抗震等级三级时需要承受四级烈度而不倒,同理,抗震四级就是承受五级地震不倒了,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一、
二、
三、四级的划分,是根据①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②结构型式;③房屋的高度。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及附注。另外,还要遵照房屋的设防类别相关规定。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建筑抗震等级

建筑抗震等级划分简析

你知道为什么日本的房屋很多时候都建筑成低楼层的房子吗?是因为日本地震太多了,为了抗击频繁的地震,他们就将房子建成低楼层。但是只有这个方法可以抗震吗?当然不是啦。现在在建筑的设计中,都需要考虑抗震功能。而设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设防标准设计了不同的抗震等级。现在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国,已经普遍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了。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具体说说。我们经常会听到说,这里的设防烈度是8度,那么抗震等级应该选一级还是二级?相信不少人会开始疑惑了,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设防烈度又是什么呢?设防烈度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的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也就是说国家权威部门测算并认可的该地址可能会出现的一个基本地震烈度,取值的标准是一个地区在今后50年期限内,在一般的场地条件下概率超过10%的地震烈度。设防烈度最高是9度,而我们北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划分规则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分别对应很严重、严重、较严重、一般,以我们现在建造建筑物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说,基本上这四个等级都会被用到。下面我就拿我们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房屋中的框架结果和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两个类别来说明。如果设防烈度为9度,房屋的高度不能超过25米,两个类别的抗震级别都是一级。如果设防烈度为8度,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一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二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一级抗震。如果设防烈度是7度,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二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三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二级抗震。如果设防烈度是6度,即最低烈度,则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三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四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三级抗震。上面就是小编关于建筑物的抗震等级的介绍,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抗震等级,如果建造房屋时,没有达到建筑物应属的抗震等级,那么在地震到来的时候,将会发生房屋裂变甚至是更加不堪设想的后果。虽然我们国家不像日本那样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但是从2007年开始,我国已经遭遇了多次高级别地震等级的地震,所以对于建筑的抗震等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剪力墙抗震等级介绍  三级需要用抗震钢筋吗 ?

剪力墙抗震等级介绍 三级需要用抗震钢筋吗 ?

可能不是建筑专业领域的朋友,都没有听说过剪力墙,但是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它的存在确实比较广泛,而且市面上的剪力墙在具体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参考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它的抗震等级,一般来说抗震等级越高,安全系数更加有所保障。那么今天为大家举例说明的就是关于剪力墙抗震等级方面的划分以及具体等级的参数说明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入手进行了解和分析比较,关键的时候或许能够为我们派上不错的用场。一、剪力墙抗震等级抗震等级等级反应结构的延性要求。按建筑高度、结构形式、建筑抗震类别、场地条件、抗震烈度查表划分。当主楼为剪力墙,裙房为框架或框架剪力墙时,在裙房高度范围内,主楼剪力墙和裙房框架形成事实上的框架-剪力墙结构。此时应按主楼高度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裙房高度范围内主楼剪力墙的抗震等级。裙房高度以上的主楼剪力墙,仍按剪力墙结构确定抗震等级。裙房很小时(不超过3跨20m),可不改变主楼结构的类型,仍按剪力墙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3)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A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1确定。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A级高度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本节第9条规定的特一级采用,甲类建筑应采取更有效的抗震措施。二、剪力墙抗震等级为四级是什么意思混凝土结构依其结构型式、房屋高度、所处地区设防烈度,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一级要求最严,四级要求较宽松。例如,地区设防烈度6度时,高度≤80m的剪力墙抗震等级定为四级;地区设防烈度7度时,高度≤24m的剪力墙抗震等级定为四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的建筑的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划分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今天为大家举例的剪力墙抗震等级中提到的剪力墙就是抗风墙。它主要用在房屋或者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能够承受地震或者是风力的损害而稳定建筑物本身的坚固牢靠特点,从而保障居住者和使用者的安全,而且剪力墙在前期设计的过程中还应该参考实际情况确定它们的抗震等级,那么上文所述就是关于剪力墙抗震这方面的说明了,除此之外,我们还进一步分析了“三级抗震的剪力墙需要用抗震钢筋吗”方面的问题,适合有兴趣的朋友借鉴参考和了解。

怎么确定抗震等级以及有关抗震等级的一些规定

怎么确定抗震等级以及有关抗震等级的一些规定

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逐步的增加,在很多建筑上我们的一些防患措施也开始越来越被重视。而其中有关房屋的抗震等级也是很多人在建房子的时候都非常重视的一件事。毕竟地震这一种没有人有办法预测的灾难,是最让人担心的。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应该要如何确定,以及具体的抗震等级一些规定吧。一、抗震等级是怎么样确定的?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二、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一般规定(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见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也可见《建筑抗震设计手册》(1994年版)高层建筑没有丁类抗震设防。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台下列要求: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2)而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3)抗震设计时,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注:本规程“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即“抗震等级为特一级和一、二、三、四级”的简称。(4)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丙类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表3-12确定。(5)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O.30G的地区,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类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6)抗震设计的多高层建筑,当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地下室柱截而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地下室中超出上部主楼范围且无上部结构的部分,其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9度抗震设计时.地下室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二级。(7)抗震设计时、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8)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总结:小编在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建筑物抗震等级的确定方法。总的来说,建筑物抗震等级的确定主要是通过建筑物本身的性质来决定的。其次我们还要参考的一个参数就是建筑物所在地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以及振幅的可能大小。这两样东西是我们在确定抗震等级的时候最需要留意的两点。其次,小编还给大家介绍了有关抗震等级的一些具体的要求,大家可以通过上文好好的了解一下。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