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骆鸿福

抗震建筑等级有哪些?

3 回答

共有3条回答

兔友 有用 1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各抗震设防类别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抗震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⑴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⑶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钢管混凝土柱;②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1.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R`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R`应增大20%;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⑷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35%,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4%;③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1.4%.配箍特征值宜增大20%;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型钢,型钢宜向上、下各延伸一层。⑸剪力墙和简体的连梁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当跨高比不大于2时,应配置交叉暗撑;②当跨高比不大于1时,宜配置交叉暗撑;③交叉暗撑的计算和构造宜符合本书第10章10.7条的规定。

展开全部回答

喔喔321 有用 1

规范中严格注明了建筑抗震等级1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
在抗震处理上主要从建筑结构入手目前常见的住宅结构有砖混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也有专门应对抗震而设计的特殊结构如超高层建筑的筒体结构筒中筒型钢混凝土(SMC)
二是看抗震力。在国际上,地震震级采用里氏震级指标,分为1-8.9级,1-3级对建筑物无损坏,4级对建筑物有轻微破坏,5级以上就开始破坏建筑物。因此,5级以上的地震区在住宅设计时应考虑防震。
砖混结构的优点是造价低,保温、隔热性能好,便于施工。缺点是房屋开间、进深受限制,室内格局一般不能改变,墙体结构占据空间过多,整体性、耐久性较差。
钢筋混凝土结构适用于中高层住宅,其中高层住宅以全现浇剪力墙结构为佳,多层或小高层、高层住宅常用的有框架结构、大模结构、大板结构等。总体说来,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好,整体性强,防火性能、耐久性能好,室内面局较砖混结构灵活。但这种结构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结构造价也相对较高。

长沙御居装饰 有用 1

你好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度所划分的等级,中国把地震划分为六级:小地震3级,有感地震3-4.5级,中强地震4.5-6级,强烈地震6-7级,大地震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地震。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建筑抗震等级

建筑抗震等级划分简析

你知道为什么日本的房屋很多时候都建筑成低楼层的房子吗?是因为日本地震太多了,为了抗击频繁的地震,他们就将房子建成低楼层。但是只有这个方法可以抗震吗?当然不是啦。现在在建筑的设计中,都需要考虑抗震功能。而设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设防标准设计了不同的抗震等级。现在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国,已经普遍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了。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具体说说。我们经常会听到说,这里的设防烈度是8度,那么抗震等级应该选一级还是二级?相信不少人会开始疑惑了,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设防烈度又是什么呢?设防烈度设防烈度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的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也就是说国家权威部门测算并认可的该地址可能会出现的一个基本地震烈度,取值的标准是一个地区在今后50年期限内,在一般的场地条件下概率超过10%的地震烈度。设防烈度最高是9度,而我们北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划分规则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分别对应很严重、严重、较严重、一般,以我们现在建造建筑物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说,基本上这四个等级都会被用到。下面我就拿我们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房屋中的框架结果和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两个类别来说明。如果设防烈度为9度,房屋的高度不能超过25米,两个类别的抗震级别都是一级。如果设防烈度为8度,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一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二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一级抗震。如果设防烈度是7度,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二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三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二级抗震。如果设防烈度是6度,即最低烈度,则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三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四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三级抗震。上面就是小编关于建筑物的抗震等级的介绍,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抗震等级,如果建造房屋时,没有达到建筑物应属的抗震等级,那么在地震到来的时候,将会发生房屋裂变甚至是更加不堪设想的后果。虽然我们国家不像日本那样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但是从2007年开始,我国已经遭遇了多次高级别地震等级的地震,所以对于建筑的抗震等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介绍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介绍

大家知道什么是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吗?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是指在建筑工程的时候,对于抗震的级别规定,抗震的级别不同,建筑的构造和使用的材料也是不一样的。在一些比较多地震的国家,采用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是非常高的,那么大家知道在建筑的时候,如何确定需要的类别是什么吗?下面,我们来看看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介绍,看看标准有哪些。一、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分,应根据下列因素的综合分析确定:1、建筑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的大小。2、城镇的大小、行业的特点、工矿企业的规模。3、建筑使用功能失效后,对全局的影响范围大小、抗震救灾影响及恢复的难易程度。4、建筑各区段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按区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下部区段的类别不应低于上部区段。5、不同行业的相同建筑,当所处地位及地震破坏所产生的后果和影响不同时,其抗震设防类别可不相同。二、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2、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三、标准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2、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以上,就是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介绍。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是有一个标准的,一般是根据不同的累规范这个标准的,抗震的等级也是随着不同的地区改变的。在一些几乎不会发生地震额地方,采用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是比较低的,像日本这些地震高发区,采用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是非常高的。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标准以及分类来决定,不能随随便便的决定。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介绍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介绍

在现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自然中还有许多是我们人为无法控制的情况,例如台风、龙卷风、地震等灾害,每次这种灾害的降临都会对我们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我们总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灾害。在这许多灾害中,地震是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抗震中,人们做的建筑大多都是需要有一定抗震能力的,具体抗震鉴定标准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小编告诉大家。一、总则1.0.1、为了贯彻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对现有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并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建筑,在遭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地震基本烈度。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应按专门的规定进行鉴定。注:本标准“6、7、8、9度”为“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的简称。1.0.3、现有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分为四类,其抗震验算和构造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甲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专门规定采用;乙类建筑,抗震验算,可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除9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采用;丙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丁类建筑,7~9度时,抗震验算可适当降低要求,抗震构造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6度时可不做抗震鉴定。二、术语和符号2.1.1、抗震鉴定,过检查现有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2.1.2、综合抗震能力,个建筑结构综合考虑其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所具有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2.1.3、墙体面积率,墙体在楼层高度1/2处的净截面面积与同一楼层建筑平面面积的比值。2.1.4、抗震墙基准面积率,墙体面积率进行砌体结构简化的抗震验算时,表示7度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所取用的代表值。三、基本规定3.0.1、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1、搜集建筑的勘探报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宜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测。2、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3.0.1.3、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3.0.1.4、对现有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和处理意见。3.0.2.2、对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应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鉴定。注:重点部位指影响该类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和易导致局部倒塌伤人的构件、部件,以及地震时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部位。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介绍了,看过之后大家对于建筑抗震鉴定是不是也有了一定了解了呢?其实相对于中国来说,日本的地震发生频率比中国要高得多,震级也高出许多。但是日本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却远低于中国,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日本的建筑大多都是抗震房屋,这样在地震发生时就可以最大的减少伤害,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够,所以大家都应该要了解建筑抗震的鉴定标准。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