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纪梦泽

结构抗震鉴定标准是什么?

3 回答

共有3条回答

周海燕爱吉他 有用 1

1总则
1.0.1为了贯彻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对现有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并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建筑,在遭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地震基本烈度。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应按专门的规定进行鉴定。注:本标准"
6、
7、
8、9度"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7、
8、9度"的简称。
1.0.3现有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分为四类,其抗震验算和构造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甲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专门规定采用;乙类建筑,抗震验算,可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除9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采用;丙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丁类建筑,7~9度时,抗震验算可适当降低要求,抗震构造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6度时可不做抗震鉴定。
1.0.4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抗震鉴定seismicappraiser通过检查现有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
2.1.2综合抗震能力compundseismiccapability整个建筑结构综合考虑其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所具有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
2.1.3墙体面积率ratioofwallsectionalareatofloorarea墙体在楼层高度1/2处的净截面面积与同一楼层建筑平面面积的比值。
2.1.4抗震墙基准面积率characterisiticratioofseismicwall以墙体面积率进行砌体结构简化的抗震验算时,表示7度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所取用的代表值。
2.1.5结构构件现有承载力availablecapacityofmember现有结构构件由材料强度标准值、结构构件(包括钢筋)实有的截面面积和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轴向力所确定的结构构件承载力包括现有受弯承载力和现有受剪承载力等。
2.2主要符号
2.2.1作用和作用效应N--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轴向压力Ve--楼层的弹性地震剪力S--结构构件地震基本组合的作用效应设计值Po--基础底面实际平均压力
2.2.2材料性能和抗力My--构件现有受弯承载力Vy--构件或楼层现有受剪承载力R--结构构件承载力设计值f--材料现有强度设计值fk--材料现有强度标准值
2.2.3几何参数As--实有钢筋截面面积Aw--抗震墙截面面积Ao--楼层建筑平面面积B--房屋宽度L--抗震墙之间楼板长度、抗震墙间距,房屋长度b--构件截面宽度h--构件截面高度I--构件长度、屋架跨度t--抗震墙厚度2.2.4计算系数β--综合抗震承载力指数γRa--抗震鉴定的承载力调整系数ξy--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o--砖房抗震墙的基准面积率ψ1--结构构造的体系影响系数ψ2--结构构造的局部影响系数.

展开全部回答

苏州美即装饰 有用 1

16、7度时及建造于对抗震有利地段的建筑,可不进行场地对建筑影响的抗震鉴定。注:①对建造于危险地段的建筑,场地对建筑影响应按专门规定鉴定。②有利、不利等地段和场地类别,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划分。
28、9度时,建筑场地为条状突出山嘴、高耸孤立山丘、非岩石陡坡、河岸和边坡的边缘等不利地段,应对其地震稳定性、地基滑移及对建筑的可能危害进行评估;非岩石斜坡的坡度及建筑场地与坡脚的高差均较大时,宜估算局部地形导致其地震影响增大的后果。
在河岸或海边的乙类建筑,当液化层面向河心或海边倾斜时,应判明液化后土体滑动与开裂的危险。

艺境坊装饰 有用 1

震损房屋的抗震鉴定依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按震前状态进行鉴定,分两级逐级鉴定。第一级鉴定是以宏观控制与构造鉴定为主,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的结构,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当结构的整体性不符合要求,或多项构造不符合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直接进行加固设计;其它情况下,通过第一级鉴定得到构造影响系数、局部影响系数,进入第二级鉴定。第二级鉴定以抗震承载力复核为主,结合第一级鉴定中得到的构造影响系数、局部影响系数,求出结构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抗震承载力复核可按鉴定标准中给出的简化方法计算,如砖混结构按面积率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按层间屈服强度计算。鉴定标准中还规定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进行计算,在结构构件抗震验算时取抗震鉴定的承载力调整系数。通过对房屋的抗震鉴定,应给出结构抗震安全性能的评价。通常还需结合建筑安全性鉴定,提出安全、经济、合理的加固方案,并进行加固费用的估算,为以后的抗震加固提供依据。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抗震鉴定标准介绍

抗震鉴定标准介绍

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向来都是国家所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国家都会十分重视有关人们人身财产安全的一切因素,比如抗震鉴定标准。地震十分可怕,因此我们不得不对其重视起来。国家也就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比如住房,国家就有相关规定,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来抵抗地震。那么,这个标准就要接受鉴定,但是,抗震鉴定标准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为了贯彻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对现有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并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建筑,在遭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地震基本烈度。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应按专门的规定进行鉴定。注:本标准“6、7、8、9度”为“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的简称。现有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分为四类,其抗震验算和构造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甲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专门规定采用;乙类建筑,抗震验算,可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除9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采用;丙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丁类建筑,7~9度时,抗震验算可适当降低要求,抗震构造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6度时可不做抗震鉴定。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对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应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鉴定。注:重点部位指影响该类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和易导致局部倒塌伤人的构件、部件,以及地震时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部位。对抗震性能有整体影响的构件和仅有局部影响的构件,在综合抗震能力分析时应分别对待。抗震的鉴定方法,可分为两级。第一级鉴定应以宏观控制和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第二级鉴定应以抗震验算为主结合构造影响进行综合评价。当符合第一级鉴定的各项要求时,建筑可评为满足抗震鉴定要求,不再进行第二级鉴定;当不符合第一级鉴定要求时,除本标准各章有明确规定的情况外,应由第二级鉴定做出判断。多层建筑的高度和层数,应符合本标准各章规定的最大值。当建筑的平、立面,质量、刚度分布和墙体等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在平面内明显不对称时,应进行地震扭转效应不利影响的分析;当结构竖向构件上下不连续或刚度沿高度分布突变时,应找出薄弱部位并按相应的要求鉴定。检查结构体系,应找出其破坏会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丧失对重力的承载能力的部件或构件;当房屋有错层或不同类型结构体系相连时,应提高其相应部位的抗震鉴定要求。当结构构件的尺寸、截面形式等不利于抗震时,宜提高该构件的配筋等构造的抗震鉴定要求。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应满足结构整体性的要求;装配式厂房应有较完整的支撑系统。3.0.4.6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造应满足不倒塌伤人的要求;位于出入口及临街等处,应有可靠的连接。结构材料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应符合本标准各章规定的最低要求。当建筑场地位于不利地段时,尚应符合地基基础的有关鉴定要求。度和本标准各章有具体规定时,可不进行抗震验算;其他情况,宜在两个主轴方向分别按本标准各章规定的具体方法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以上所述呢,就是我们国家出台的部分关于抗震鉴定标准的相关规定,相信大家在这方面也一定做过相关的了解,在这里,小编也只是想给大家更加清晰简单的整理一下。抗震避震是关乎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大事,不容忽视,因此,大家一定要密切关注并掌握此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等,以免自身的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甚至伤害。好了,关于抗震鉴定标准就简单介绍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介绍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介绍

在现在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自然中还有许多是我们人为无法控制的情况,例如台风、龙卷风、地震等灾害,每次这种灾害的降临都会对我们造成非常大的伤害,所以我们总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灾害。在这许多灾害中,地震是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抗震中,人们做的建筑大多都是需要有一定抗震能力的,具体抗震鉴定标准有哪些呢?接下来就让小编告诉大家。一、总则1.0.1、为了贯彻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地震破坏,减少损失,对现有建筑的抗震能力进行鉴定,并为抗震加固或采取其他抗震减灾对策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建筑,在遭遇到相当于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一般不致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生产设备,经修理后仍可继续使用。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抗震设防烈度,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地震基本烈度。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应按专门的规定进行鉴定。注:本标准“6、7、8、9度”为“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的简称。1.0.3、现有建筑应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分为四类,其抗震验算和构造鉴定应符合下列要求:甲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专门规定采用;乙类建筑,抗震验算,可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抗震构造,除9度外可按提高一度的要求采用;丙类建筑,抗震验算和构造均应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用;丁类建筑,7~9度时,抗震验算可适当降低要求,抗震构造可按降低一度的要求采用;6度时可不做抗震鉴定。二、术语和符号2.1.1、抗震鉴定,过检查现有建筑的设计、施工质量和现状,按规定的抗震设防要求,对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2.1.2、综合抗震能力,个建筑结构综合考虑其构造和承载力等因素所具有的抵抗地震作用的能力。2.1.3、墙体面积率,墙体在楼层高度1/2处的净截面面积与同一楼层建筑平面面积的比值。2.1.4、抗震墙基准面积率,墙体面积率进行砌体结构简化的抗震验算时,表示7度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所取用的代表值。三、基本规定3.0.1、现有建筑的抗震鉴定应包括下列内容及要求:1、搜集建筑的勘探报告、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和工程验收文件等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宜进行必要的补充实测。2、调查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3.0.1.3、根据各类建筑结构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因素,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进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3.0.1.4、对现有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做出评价,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建筑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和处理意见。3.0.2.2、对重点部位与一般部位,应按不同的要求进行检查和鉴定。注:重点部位指影响该类建筑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关键部位和易导致局部倒塌伤人的构件、部件,以及地震时可能造成次生灾害的部位。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建筑抗震鉴定标准的介绍了,看过之后大家对于建筑抗震鉴定是不是也有了一定了解了呢?其实相对于中国来说,日本的地震发生频率比中国要高得多,震级也高出许多。但是日本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率却远低于中国,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日本的建筑大多都是抗震房屋,这样在地震发生时就可以最大的减少伤害,而中国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够,所以大家都应该要了解建筑抗震的鉴定标准。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介绍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介绍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日益提高,尤其是在近两年发生过几起重大地震灾害之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越久越来越多地受到大家的关注。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可以根据其施工材料、框架结构等等分为许多不同等级。许多人对此却往往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本文就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建筑抗震鉴定的标准,从而供大家有需要的时候做下参考。1)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_V`,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O.02采用;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中、边柱取1.4%,角柱取1.6%。2)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3)框支柱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士柱或钢管混凝土柱;②底层柱下端及与转换层相连的柱上端的弯矩增大系数取L.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R`应增大20%;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R`应增大2U%;地震作用产生的柱剪力增大系数取1.8,但计算柱轴压比时可不计该项增大;③钢筋混凝土柱柱端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Λ_R`应按表5-13的数值增大0.03采用,且箍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6%;全部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百分率取1.6%。4)筒体、剪力墙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弯矩设计值应按墙底截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1.L倍采用,其他部位可按墙肢组合弯矩计算值的L.3倍采用;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1.9倍采用,其他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计算值的L.2倍采用;②一般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35%,底部加强部位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应取为0.4%;③约束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最小构造配筋率应取为1.4%.配箍特征值宜增大20%;构造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1.2%;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宜配置型钢,型钢宜向上、下各延伸一层。5)剪力墙和简体的连梁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当跨高比不大于2时,应配置交叉暗撑;②当跨高比不大于1时,宜配置交叉暗撑;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建筑物抗震鉴定的标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建筑物要想拥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建筑材料和各个部位的施工都有着十分讲究的要求,这些复杂的结构能使我们的建筑物在地震时免受损害,也在极大程度上保障了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大家在施工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使建筑物拥有更高的抗震性。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