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韦菱华

高层建筑入口有哪些设计要求吗?

1 回答

共有1条回答

远方沉寂着我的思念 有用 1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走廊和出入口
1、外廊、内天井及上人屋面等临空处栏杆净高,低层、多层住宅不应低于1.05m,中高层、高层住宅不应低于1.10m,栏杆设计应防止儿童攀登,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
2、高层住宅设计规范,高层住宅中作主要通道的外廊宜作封闭外廊,并设可开启的窗扇。走廊通道的净宽不应小于1.20m。
3、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外廊及开敞楼梯平台的下部时,应采取设置雨罩等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
4、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处应有识别标志;可按户设置信箱。高层住宅的公共出入口应设门厅、管理室及信报间。
5、设置电梯的住宅公共出入口,当有高差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
住宅建筑设计规范——地下室和半地下室
1、住宅不应布置在地下室内。当布置在半地下室时,必须对采光、通风、日照、防潮、排水及安全防护采取措施。
2、地下室、半地下室作贮藏间、自行车库和设备用房使用时,其净高不得低于2m;当作汽车库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的有关规定。
3、地下室、半地下室应采取防水、防潮及通风措施;采光井应采取排水措施。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住宅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中,有一种被称为小高层的住宅异军突起,十分流行,在销售市场上很受广大购房者的青睬。其现象值得认真探索。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什么是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什么是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现在高层的建筑物到处都是,前几年还没有这种感觉的。小编就生活在深圳,这几年一直看着深圳的高楼大厦一栋一栋地盖好,不说办公楼,就说我们的生活的小区,也是20几层的。以前,住在自己盖的房子,两层的就很自豪了。现在时代真的发展得很快,所以物价也升的好夸张。那我们现在经常看到高层的建筑物,那到底什么是什么是高层建筑呢?大家知道国家是对它怎么定义的吗?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有哪些呢?这个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小编跟大家说一下吧!什么是高层建筑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中国《高规》(JGJ3-2010)1.0.2条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以及房屋高度大于24米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为高层建筑。公元前280年古埃及人建造了高100多米的亚历山大港灯塔。523年在中国河南登封县建成高40米嵩岳寺塔。现代高层建筑兴起于美国,1883年在芝加哥建起第一幢高11层的保险公司大楼,1931年在纽约建成高102层的帝国大厦。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了世界范围的高层建筑繁荣时期。1970~1974年建成的美国芝加哥西尔斯大厦,约443米高。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有哪些当高层建筑的层数和高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功能适用性、技术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都将发生质的变化。与多层建筑相比,在设计上、技术上都有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加以考虑和解决。1、建筑方面主要有:①总平面布局要加大防火间距,处理严重的日照干扰,为大量集中的人口疏散和停放车辆安排通道和场地。②在符合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将多层重复的建筑平面布局标准化、统一化,以满足主体结构、设备管线、电气配线分区、防火疏散等竖向设计技术的要求。③合理布置竖向交通中心,确定楼梯、电梯的数量和布置方式,保证使用效率和防火安全。④内外建筑装修、构造、用料和做法必须适应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等所引起的变形和安全问题。⑤在建筑艺术方面要考虑高大体型在城市和群体中的形象和全方位造型效果。2、结构方面主要有:①考虑高层建筑遇到巨大风力和地震力时所产生的水平侧向力。②严格控制高层建筑体型的高宽比例,以保证其稳定性。③使建筑平面、体型、立面的质量和刚度尽量保持对称和匀称,使整体结构不出现薄弱环节。④妥善处理因风力、地震、温度变化和基础沉降带来的变形节点构造。⑤考虑在重量大、基础深的地质条件下如何保证安全可靠的设计技术和施工条件问题。3、设备和电气主要有:①设计供暖和给水排水系统时,必须考虑因建筑高度增大的压力,保证管道、炉片具有耐压能力。②特殊处理消防和排烟问题。③在供暖、通风中考虑因高处风力增大而增加的空气渗透和中合面以上、以下的热压变化对于散热量计算的重要影响。④考虑由于增加了电梯、水箱供水和消防动力用电,对电气设计的区域配电和干线、支线布置提出的要求。总结现在大家对高层建筑物的定义都了解了吗?建筑物其实就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一个城市发展得越好,它的高层建筑物就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小看任何一栋高层建筑物,它可是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去盖成的,您看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有这么多,设计师们在前期设计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等也花费了很久很久的心思了,后期还有很多的工人一直会跟进,现在可以说“建筑就是城市的灵魂了”。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继续关注我们的土巴兔装修网的!

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要点有哪些

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所以高层建筑渐渐成为了城市的主题,几乎所有的楼层都是越盖越高,但是高层建筑的设计是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的,首先在城市里原本建筑密度就是比较大的,所以在设计超高层建筑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周边的建筑密度和特点,以免造成采光和交通方面的困扰。进出口和休闲用地也是要仔细设计的,下面就是超高层建筑的一些设计要点。充分发挥广场的作用高层建筑由于其体量的巨大,往往给街道空间一种突然的压迫感,使人感觉好像从一个大空间突然进入一个小空间,这是由于高层建筑的体量所造成的对比。因此凡是处在街道两旁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应该对其进行后退处理,并在其退出的用地上设计一个广场空间,这个广场空间将起到空间的缓冲作用;而且由于高层建筑的建筑面积远远超出其用地面积,容纳的人员较多,出入口人流密度相对较大,后退出的广场空间也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巧妙地运用一些处理手法高层建筑的塔楼部分虽然变化的余地不大,但是底层部分却可以进行一些巧妙的处理来丰富空间形式。一般可以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手法。底层架空的处理手法是现代建筑的特征之一,它可以在高密度的环境中争取到宝贵的用地,把城市的道路、广场和建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通透的、公共的开放空间,给市民以小憩之地;同时还可以改善人流、视觉拥挤的状况,连通几个主要的公共场所,以增加城市空间的层次。避免高层建筑密集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史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集中分布。控制超高层建筑数量超高层建筑往往以其象征性和代表性而存在,实际上这类建筑既不经济又不合理,一些已建成的超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收益并不乐观,可以说仅仅是体现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超高层建筑因为高度很高,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有很多的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还要考虑到建筑可以做的用途,及时的预留出周边设施需要的地方,比如在合适的地方留出广场,不仅有其他的作用,也可以缓解交通的压力,高层建筑为了避免视觉疲劳,可以在底层空间进行很多巧妙的设计,可以减少建筑的单调性。而且要尽量的避免高层建筑物的密集,以免有不好的影响。

高层建筑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高层建筑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

要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安全、适用、耐用,那就必须要对高层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按有关设计标准的规定,对建筑结构进行总体布置、技术经济分析、计算、构造和制图工作,并寻求优化的过程,其中最重要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安全、荷载与抗震能力,还有防火要求,这些在结构设计都必须详细考虑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在这设计过程,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一、基本问题:1.应当注意防震缝的设计,必须留有足够的宽度。2.平面形状或刚度不对称,会使建筑物产生显著的扭转,震害严重。3.凸出屋面的塔楼受高振型的影响,产生显著的鞭梢效应,破坏严重。4.高层部分和低层部分之间的连接构造不合理。5.框架柱截面太少,箍筋不足,柱子的延性和抗震能力不够而发生剪切破坏或柱头压碎。6.由于沿竖向楼层质量与刚度变化太大,是楼层变形过分集中而产生破坏。7.地基的稳定性问题要特别注意。8.伸缩缝和沉降缝宽度过小,碰撞破坏很多。9.不应在建筑物端部设置楼梯间和楼板开大洞口,因刚度不均匀而产生扭转。10.外纵墙门窗洞口过大,连梁尺寸太小,容易产生破坏。11.中间部分楼层柱子截面和材料改变或取消了部分剪力墙,产生刚度或承载力突变,形成结构薄弱层。二、宏观控制:高层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高层建筑结构应根据房屋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三、沉降缝、伸缩缝和抗震缝要注意的问题:高层建筑应当调整平面尺寸和结构布置,采取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能不设缝就不设缝,能少设缝就少设缝,如果没有采取措施或必须设缝时,则必须保证必要的缝宽以防止震害。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温度-收缩问题,一般由构造措施来解决。后浇带可选择在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的部位曲折通过,不要在一个平面内,以免全部钢筋都在同一平面内搭接。一般可设置在梁和楼板的1/3处。目前许多工程是采用调整各部分沉降差,在施工过程中留后浇段作为临时沉降缝,等到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连为整体,不设永久性的沉降缝。高层建筑的主楼和裙房的层数相差很远,在下列条件时可不留永久沉降缝:1.采用端承桩,桩支承在基岩上。2.地基条件好,沉降差小。3.有较多的沉降观测资料,沉降计算比较可靠。后两种情况下,可调压力差,主楼和裙房部分才用不同的基础,使其沉降接近。调时间差,先施工主楼,待主楼基本建成,沉降基本稳定,再建裙房。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在下列情况下宜设防震缝:1.平面长度和外伸长度尺寸超出了规程限值而又没有采取加强措施时;2.各部分结构刚度相差太远,采取不同材料和不同结构体系时;3.各部分质量相差很大时;4.各部分有较大错层时。此外,各结构单元之间设了伸缩缝和沉降缝时,其缝宽应满足防震缝宽度的要求。防震缝应在地面以上全高设置,当不作为沉降缝时,基础可以不设防震缝,但要加强构造和连接。高层建筑各部分之间凡是设缝的,就要分得彻底;凡是不设缝的,就要连接牢固。《高层规程》规定: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5m的部分,可取70;超过15m的部分,6、7、8、9度相应每增加高度5、4、3、2m,宜加宽20。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数值的70%采用,剪力墙结构房屋可按第一项规定数值的50%采用,但二者均不宜小于70。四、结构设计:结构竖向布置沿竖向刚度突变还由于下述两个原因产生:1.抗侧力结构(框架、剪力墙、筒体等)突然改变布置。2.结构的竖向体型突变。当小墙肢截面的高度小于等于墙厚的4倍时,应按框架柱设计,箍筋按框架柱全长加密。抗震设计的轴压比控制:特一级、一级(9度)为0.4;一级(7、8度)为0.5;二级为0.6。抗震墙的翼墙长度小于其3倍厚度或端柱截面边长小于2倍墙厚时,视为无翼墙和无端柱。按照结构延性系数的大小排序:钢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结构的延性系数大,说明结构抗震的变形能力大,结构的耐震性能好。有条件时,建筑的主体结构可采用延性系数较大的结构材料。地下室顶板应采用现浇梁板结构,其楼板厚度不小于18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小于C30,并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抗震框架柱配筋要注意的三个方面:最小配箍率、最小体积配箍率、最小纵筋配筋率。当地下室做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地下室柱截面每侧的纵向钢筋面积除应符合计算要求外,不应少于地上一层对应柱每侧纵向钢筋面积的1.1倍。短柱:柱净高与截面宽度之比小于4的柱子。箍筋需全长加密。剪跨比柱剪跨比:柱子净高与2倍柱子截面高度的比值。梁剪跨比:剪跨与梁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广义剪跨比=M/Vh=a/h。剪跨比反映了截面上正应力和剪应力的相对比值,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截面上弯矩与剪力的相对比值。它对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高宽比6、7度抗震设防烈度的A级高度建筑,其高宽比限值分别为:框架4,框剪5,剪力墙6,筒体6。抗震设计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的加强部位:墙肢总高度小于50m时取其总高度的1/6,大于50m时取1/8,超过150m,取1/10。裙房与主楼相连时,加强范围也宜高出裙房至少一层。对于框剪结构或框筒结构,采用模拟施工算法3是比较合理的,可以避免剪力墙轴力远大于实际的不合理情形。振型个数一般可以取振型参与质量达到总质量的90%所需的振型数。振型个数至少取3,最好为3的倍数,当然,振型个数也不能大于3倍质点数。当考虑扭转耦联计算时,振型数应不少于9。对于多塔结构振型个数应大于12。高规要求有效质量系数不应小于90%。楼梯柱可视为短柱,箍筋需全长加密。五、高层结构设计需要控制的七个比值1、轴压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延性,规范对墙肢和柱均有相应限值要求,2、剪重比:主要为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确保结构安全性3、刚度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4、位移比:主要为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5、周期比:主要为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要求见高规6、刚重比:主要为控制结构的稳定性,以免结构产生滑移和倾覆,要求见高规。7、层间受剪承载力比:控制竖向不规则性,以免竖向楼层受剪承载力突变,形成薄弱层。 六、电梯,电梯厅及消防电梯前室 基本要求: a.12层以上的住宅楼每幢需设2台以上电梯 b.12层以上的住宅楼需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应≥800KG/台,且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60秒) c.电梯的设置数量参考标准:60-90户/台 d.7层及7层以上住宅楼的电梯需满足无障碍要求,(电梯开门≥800mm,电梯轿厢进深≥1400mm,开间≥1100mm,一般800KG的电梯均能满足此要求。) e.消防电梯与客梯,其管道井及电梯机房均应分隔开(防火墙,消防电梯机房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f.电梯厅的深度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1800mm。若多台电梯双侧排列,则电梯厅深度应不小于向对最大电梯轿厢深度之和且小于3500mm。 g.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应:住宅≥4.5平米;公建≥6.0平米,与楼梯间合用的消防电梯前室的面积应:住宅≥6.0平米;公建≥10.0平米 h.消防电梯前室若有直接对外的开窗,其开窗与其他部位的开窗距离应满足水平距离大于1.0米,转角及相对时距离应大于2.0米。 高层住宅楼中筒中的常见设施 a.防火门:楼梯间,楼梯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的门均为乙级防火门。 b.直接开向前室的户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但不允许一个标准单元中所有的户门全开向前室。 c.消火栓: ①总则:必须同时有两股水柱到达任意一处着火点,每个消火栓保护半径按25m计(不能用圆来表示,应考虑龙带拉到位置,龙带至少应能拉到最不利房间的门口) ②高层建筑的合用前室必须设有1个消火栓,如果有开向该前室的功能房间(不包括管道井),则该合用前室必须有两个消火栓; ③按成都消防支队个人意见,前室和走道如果都有户门,前室必须有两个栓,走道必须有两个消火栓。 ④如顶层跃层,应考虑下层消火栓能保证到楼上部分(应考虑楼层高度)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总结的高层建筑设计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只有将这些做到位了,才能保障高层建筑的安全,从而保障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现在很多建筑工程都存在贪污腐败现象,将人们的生命安全视而不见,眼中就只有个人利益,最后害人害己,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份社会责任感,尽心尽责,不贪赃枉法,公平公正,保障所有人的生命安全为己任。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