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蒋高驰

请问国有土地出让契税税率是多少?

1 回答

共有1条回答

chao677677 有用 1

1.契税是由承受方缴纳,中国契税条例规定为3%-5%,具体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2.简单的说就是买方交契税,契税多少钱,是你们省政府规定,但是限额在3%-5%之间,具体想知道多少,你打个电话问问你们地税局就行了。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契税税率是多少?契税税率怎么算

契税税率是多少?契税税率怎么算

说到契税税率,很多朋友还不太了解。那么,契税税率是多少?契税税率怎么计算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第一次购房契税税率第一次购房契税减半征收标准:个人第一次购买普通住宅契税的税率为3%,享受减半征收的税收优惠,即按1.5%征收。计算公式:应纳的契税=成交价格(或市场指导价)×征收率1.5%计税依据:成交价格(包括煤气费、光纤费以及厨卫整修和铝钢门窗安装款)如果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而无正当理由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所需资料:1、商品房购买合同;2、商品房购买发票;3、购买房屋者身份证;4、开发公司大产权证;5、成都市地方税务局契税纳税申报表;6、如果购房者委托他人(包括开发公司、中介机构等)代为办理纳税还需出具委托书。二、第二次购房契税税率第二次购房契税3%征收标准:契税的税率为3%,不再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计算公式:应纳的契税=成交价格(或市场指导价)×3%所需资料:与个人第一次购买普通住宅相同。三、二手房契税税率二手房参照市场价收税征收标准:二手房契税的税率为3%,其中个人购买第一套普通住宅的减半征收。计算公式:应纳的契税=成交价格(或市场指导价)×3%(或1.5%)计税依据:成交价格,如果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而无正当理由的,由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土地契税税率一、90平方以下(不包含90平方)外环总价160万以下、中环200万以下、内环330万以下(不包含160万、200万、330万)契税1%。二、90平方~140平方以下(包含90平方、不包含140平方)外环总价160万以、下中环总价200万以下、内环330万以下(不包含160万、200万、330万)契税1.5%。三、140平方以上(包含140平方)契税3%。四、房产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缴纳契税3%。房产契税税率在房屋契税的要求下我们要知道的是房屋是否是你的第一套房屋,如果这不是你拥有的首套房屋,房屋契税税率会在3%-5%之间,相对来说会比较高一些。在购房的过程中要明确的向商家询问关于房屋契税的问题,面积加上每平米多少钱然后乘以房屋契税税率就是真正要缴纳的税费,如果是首套房的话税率会低一些。每年国家都会出台新的政策,在调控的房屋契税的过程中,出台出大的方针,每个地区根据本地的相关情况然后具体制定方案进行实行,让房屋契税税率根据地方的消费水平等等因素来定。土地出让契税税率一、营业税及附加(出让方):1、按转让价与购置价的差价缴纳5%的营业税。2、按缴纳的营业税缴纳7%的城建税和3%的教育费附加。二、印花税和契税(双方):1、按产权转移书据(合同)所载金额缴纳0.05%的印花税。2、按成交价格(合同)缴纳3%的契税(有的地方是5%)。三、土地增值税(出让方):1、按取得收入减除规定扣除项目金额后的增值额,缴纳土地增值税。2、规定扣除项目: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等。3、税率的确定四档: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50%的部分,税率为3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50%至100%的,税率为4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100%至200%的,税率为50%;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的,税率为60%。为计算方便,可以通过速算公式计算: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0、5%、15%、35%分别对应30%、40%、50%、60%税率)如果你是打算买房的朋友,上述内容对你就有帮助了。相信你看完本文对契税税率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关于契税税率相关信息小编就介绍到这里。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土巴兔学装修。

房屋交易土地出让金一般是多少?、如何计算

房屋交易土地出让金一般是多少?、如何计算

土地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特殊的产品,因为它不仅仅定价比较高,而且在交易处理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以及专业方面的规定知识,比如下文举例的土地出让金就是为了保障买卖双方的权益及利益角度入手进行的设置。有这个方面交易意向的朋友,无论是想要出让土地还是想要入手土地产品,最好都可以参考类似的信息进行学习。必要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的情况或者当地的政策规定入手,拟定合适合理的计划。一、房屋交易土地出让金一般是多少?房屋买卖土地出让金的计算要分情况。其计算公式是该套房屋建筑面积*当年成本价格*1%。如果买卖的属于非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办理土地出让时,其土地出让金由受让方按规定缴纳;如果买卖的属于已出让的国有土地,则买方应该支付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的土地出让金。对商品房来说,当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办理了合法的立项开发手续后,必须办理土地出让手续。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的土地出让金,主要是针对房改房。即该房是在划拨的土地上建造的,交易时需补交土地出让金。二、为什么买的二手房还要交土地出让金(1)、土地出让金是指:1、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按规定向受让人收取的土地出让的全部价款(指土地出让的交易总额);2、土地使用期满,土地使用者需要续期而向土地管理部门缴纳的续期土地出让价款;3、原通过行政划拨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投资,按规定补交的土地出让价款。4、需要交付土地出让金的房屋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房改房、单位房和超过70年产权的商品房。​(2)、二手房土地出让金如何计算:1、如果买卖的属于非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在办理土地出让时,其土地出让金由受让方按规定缴纳;如果买卖的属于已出让的国有土地,则买方应该支付土地使用权剩余年限的土地出让金。2、出让金是国有土地所有权的经济体现,属地租性质。对商品房来说,当一个房地产开发商办理了合法的立项开发手续后,必须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此时国家按照土地总体规划的要求,将一定面积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有期限、有条件地转让给土地使用者,并按规定收取土地出让金和使用税(费)。3、二手房交易过程中的土地出让金,主要是针对房改房。即该房是在划拨的土地上建造的,交易时需补交土地出让金。由买方承担。其计算公式为:该套房屋建筑面积*当年成本价格*1%。当年是指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当年,成本价格市区及郊区不一样。4、土地使用税也就是土地出让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第四条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大城市0.5元至10元;中等城市0.4元至8元;小城市0.3元至6元。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为了保障土地交易过程中双方的权利及利益,并且为了便于相关政府机构对于类似项目的规范化处理。所以我们设置了一些关于土地出让金方面的项目,当然了,不同地方的具体规定会有一定的出入,并且在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或者缴纳流程细节方面的问题也会不一样,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必要时要参考专业人士的经验以及建议入手进行方案的制定,以便于收获令人满意的效果。

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免征项目有哪些

印花税税率是多少 免征项目有哪些

印花税是一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税种,这种税种的收税百分比是比较的小的,对于其他的税种来说,印花税的上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关痛痒的。但是印花税的收税明目真的是非常的广泛,涉及很多个领域,使用普遍。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印花税的税率是多少,还有就是印花税的免征凭证,以及印花税的免征项目有哪些。印花税税率税目;比例税率1、财产租赁合同;1‰2、仓储保管合同;1‰3、加工承揽合同;0.5‰4、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0.5‰5、货物运输合同;0.5‰6、产权转移书据;0.5‰7、营业帐簿中记载资金的帐簿;0.5‰8、购销合同;0.3‰印花税的免征凭证(1)已经缴纳印花税的凭证的副本、抄本,但是视同正本使用者除外;(2)财产所有人将财产赠给政府、抚养孤老伤残人员的社会福利单位、学校所立的书据;(3)国家指定的收购部门与村民委员会、农民个人书立的农副产品收购合同;(4)无息、贴息贷款合同;(5)外国政府、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国家金融机构提供优惠贷款所书立的合同;(6)企业因改制而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7)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本社成员签订的农业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购销合同;(8)个人出租、承租住房签订的租赁合同,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经营管理单位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有关的凭证,廉租住房承租人、经济适用住房购买人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有关的凭证。印花税的免征项目(1)农林作物、牧业畜类保险合同;(2)书、报、刊发行单位之间,发行单位与订阅单位、个人之间书立的凭证;(3)投资者买卖证券投资基金单位;(4)经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批准进行政企脱钩、对企业(集团)进行改组和改变管理体制、变更企业隶属关系,国有企业改制、盘活国有企业资产,发生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行为;(5)个人销售、购买住房。印花税的收税项目有哪些,以及不同的收税项目的收税比例是什么样的,还有就是印花税的免征凭证和免征项目有哪些,这些小编都已经在上文中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了。印花税的使用使得我们的生活质量变得更高,清楚的了解印花税的相关项目,以及相关项目的百分比,对于大家能够更好的使用印花税是有比较大的帮助的,推荐大家了解印花税。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