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鲍珑玲

高层住宅消防设计规范谁清楚?

3 回答

共有3条回答

萌哒哒的小能手 有用 1

一、结构部分  
1.1超长桩、  
桩基,承载力必然很大,桩长应该相对较长,会有超长桩的问题  
1.2深基坑支护  
基础埋深必然很深,地下室会有好多层,需要做深基坑支护。  
1.
3、高标准人防工程  
地下室面积较大,一般会做要求做人防工程,搞不好还会弄个核五级。  
1.
4、大体积混凝土  
一般200多米的超高层,剪力墙厚度都会做到1米以上了,要考虑混凝土浇筑的问题。  
1.
5、高标号混凝土应用  
底层的混凝土标号必然相当高,如何保证强度也是问题。  
1.
6、型钢混凝土应用  
可能要涉及到型钢混凝土的问题,型钢混凝土节点的施工,相对也是比较复杂的。  
1.7高层建筑抗风  
风荷载取值,按照什么标准,尤其是300米以上部分的抗风设计

展开全部回答

列岛装饰 有用 1

高层住宅设计有哪些相关规范法规?        
1.根据各地人民防空办公室的有关规定:九层及九层以下的建筑需设置建筑总面积2%的五级人防地下室;而十层及十层以上的高层建筑需设置建筑标准层投影面积的五级人防地下室。        
2.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1条的有关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3.3.2条的有关规定,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且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4.50平方米。      3.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2.3.2条的有关规定,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你如初夏 有用 1

1.合并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调整了两项标准间不协调的要求。将住宅建筑统一按照建筑高度进行分类。
2.增加了灭火救援设施和木结构建筑两章,完善了有关灭火救援的要求,系统规定了木结构建筑的防火要求。
3.补充了建筑保温系统的防火要求。
4.对消防设施的设置作出明确规定并完善了有关内容;有关消防给水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防烟排烟系统设计的要求分别由相应的国家标准作出规定。
5.适当提高了高层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要求。
6.补充了有顶商业步行街两侧的建筑利用该步行街进行安全疏散时的防火要求;调整、补充了建材、家具、灯饰商店营业厅和展览厅的设计疏散人员密度。
7.补充了地下仓库、物流建筑、大型可燃气体储罐(区)、液氨储罐、液化天然气储罐的防火要求,调整了液氧储罐等的防火间距。
8.完善了防止建筑火灾竖向或水平蔓延的相关要求。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高层住宅防火设计要点有哪些?

高层住宅防火设计要点有哪些?

高层住宅防火设计要点有哪些呢?对于这个问题需要针对火灾隐患特点及防火原则才能采取相应的对策。现在高层住宅越来越多,因此在建筑设计时候就应该考虑到住宅的防火设计。因为高层建筑的内部多是实体的砖墙结构,上下层结构容易相互蔓延。但对于人员的疏散不当的话,一旦发生火灾就很可能酿成大祸。所以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在高层住宅建筑初期就考虑好防火设计,这样才能消除隐患。即使火灾发生也能很好的扑救。减少损失。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高层住宅防火设计的要点有哪些?一、高层住宅建筑的火灾隐患特点及防火原则高层住宅建筑由于其建筑内部实体隔墙较多,纵向和横向防止火势蔓延扩大的功能都比较好,加之这类建筑的内部装修比较简单和内含人员较少,国内火灾实例不多,所以在其消防功能方面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建设中从设计、施工到管理都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思想和技术准备不足。这种不足主要反映在高层住宅建筑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的不遵循、不落实上;同时也反映在我们公安消防部门对高层住宅建筑防火工作的宣传、教育与监督管理工作的疏漏和玩忽职守上。这种不足与日新月异超常发展的城市建设速度形成了尖锐矛盾,直接造成了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基于以上的原则,可将建筑防火设计分为主动防火系统和被动防火系统两大部分。所谓主动防火系统是由自动(或手动)控制的报警、灭火、防排烟以及消防用电、消防给水等设备系统所组成,其基本功能是早期发现和扑灭火灾。建筑的被动防火系统,则主要由不燃与难燃的装修材料;防火门、防火卷帘、防火吊顶、钢与混凝土结构的防火墙、电缆防火管(井)、通风排烟管井、挡烟垂壁、管道的穿墙封塞等构成,其功能是利用适当的建材和构件将一个大空间划分成若干个小空间,在火灾发生与蔓延的过程中,将火势尽可能地控制在一个小范围内,并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或局部在设计规定的时间间隔内不出现倒塌破坏。在目前的我国国情下,被动防火系统的设计更具普通性、可靠性、长久性和经济性。二、高层住宅建筑被动防火系统设计应把握的防火对策要点(一)安全疏散方面关于疏散楼梯的设置,《高规》要求: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仅当18层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方米且设有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的塔式住宅才可只设一个安全出口。在有些设计中,按规定应设两个楼梯的却只设了一个,使建筑物留下了先天火灾疏散隐患。《高规》还规定“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的疏散楼梯均应通至屋顶”,这是从高层住宅发生火灾时人员的疏散和防烟的双向角度考虑的,但我们经常看到有的高层住宅把整个屋顶做成多面坡形或四面坡形,致使楼梯不能通至屋顶。这样的住宅就失去屋顶空间的暂时避难作用,加剧了火灾时援救的困难和灾害损失。住宅建筑内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都是火灾时最重要的疏散通道。根据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经验及我国国情,自然排烟都是被认同的一种的经济、简单、易操作的排烟方式,因此应当优先采用,要求楼梯间有一定的开窗面积,且排烟窗应设在墙面上方,同时要求能方便开启。但完全依靠自然排烟有时是难以保证消防安全的,因此还必须根据需要按规定设置封闭楼、电梯间和增加机械排烟、通风系统。《高规》规定,高层住宅消防电梯应设不小于4.5平方米的前室,若前室与防火烟楼梯间合用时,其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但是不少建筑设计并未重视此规定,为了节省交通面积,一栋楼仅设一部电梯;一些楼房没有电梯前室,或电梯前室开敞、无防火门,一旦发生火灾,无法防排烟,不但难以控制火势,而且为消防扑救行动造成困难。(二)防火分区方面防火分区包括水平和竖向两种。水平防火分区是当住宅建筑楼层面积超过一定规模时,应用防火墙、防火门及防火卷帘等将各楼层在水平方向分隔为两个或几个防火分区。《高规》要求高级住宅、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每个防火分区控制在1000平方米以内;10层至18层普通住宅每个防火分区在1500平方米以内。竖向防火分区的概念是指上、下层间分别以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或1小时的楼板等构件进行防火分隔。一般说来,竖向防火分区为每层一个分区,或二至三个楼层一个分区。对单元或住宅而言,由于上、下层间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完全可以起到阻滞火势向上蔓延的作用,因此竖向防火分区的重点是对建筑内部的垃圾道、设备管井、空调管道及楼、电梯间实行防火阻隔,最大限度地降低火势蔓延速度,控制火灾燃烧面积。(三)管道井防火方面《高规》规定,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高规》还规定,建筑高度不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可采用水泥砂浆板、钢板等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四)玻璃幕墙防火方面为了追求建筑外观效果,部分高级公寓和住宅采用了玻璃幕墙,国内外建筑界对此颇有争议(日本、德国等国家明文规定禁止使用)。其中部分原因在于:玻璃幕墙不但因风压作用而成为火势蔓延的途径,而且在火灾发生后,常常是等不到人员疏散完毕,幕墙就已达到耐火极限而向下掉落,严重影响疏散行为。发生火灾时,火焰和浓烟还会同时沿着玻璃幕墙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迅速蔓延,造成火灾损失增加。当前不少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弊病甚多,管理失控。许多幕墙只考虑幕墙与楼板、幕墙与防火墙之间5—10cm缝隙的防火和隔声做法,所用材料却为橡胶、泡沫塑料、木质夹板等,与规范要求相差甚远,需要及早纠正。以上就是我给大家介绍的关于高层住宅防火设计的要点知。一般能做到上述的原则,一是在设计上保证把火灾隐患降到最低,而是要最快的知晓和最及时的依靠现有的消防设施消除火灾火警,最后要保证住宅内的居民能在有效时间里安全的撤离。这些才是我们高层住宅设计的要点所在。只有把这些都考虑进去,才能做到最有效的防火和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介绍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介绍

导语:近几年来,高层民用建筑火灾事件频频发生,如何才能避免类似的火灾事件不再发生呢?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做好相关的火灾的防范,在高层建筑开始设计的时候,就要做好防范火灾相关措施了,国家针对高层民用建筑火灾的防范问题,制定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那么,关于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又有哪些规定呢?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指出,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工作方针。将防火措施做到安全使用、经济结合、先进技术。确保在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时候可以自防自救。当高层建筑超过250米时。建筑设计采取的防火措施,交予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研究决定。此外,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也应达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对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构件节点外漏部分,必须加强保护层,提高耐火极限;耐火等级为二级的高层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的房间隔墙,采用的材料必须是耐火较高的。对于窗榄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一律只能使用不燃烧的材料,并且设置保护层。高层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较高的地方,如:可燃气体储存罐,可燃材料堆放场。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当高层建筑与其裙房之间有防火设施分割时,裙房的面积不能大于2500㎡,但是如果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建筑面积可增加一倍。设在高层建筑内的自动灭火系统的设备室、通风、空调机房,采用的隔墙的耐火极限应当不低于2.00h;对于电梯和管道,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这样来安排的:电梯井要独立设置,电梯门不能采用栅栏门。垃圾道要靠外墙设置,不能设置在楼梯间,排气口应直接向室外。上面就是关于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相关规定介绍,为了减少因火灾的所造成的危害,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好好看看高层建筑设计防火的相关规定,尤其是那些专业的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就更有必要看看了。在高层建筑刚开始设计的时候,设计者如果严格按照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来设计的话,就能有利于减少高层建筑火灾事件发生次数,从而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简析

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j简析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有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的出现,它们的高度统一在24米以上。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使原本紧缺的土地资源宽裕起来。还可以使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是由于高层建筑的区域限制,一旦发生火灾所带来的危害则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在建筑设计中一定要遵守防火规范。因此国家制订了统一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5年11月1日起施行。总则1.0.1为了防止和减少高层民用建筑(以下简称高层建筑)火灾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1.0.2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必须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针对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可靠的防火措施,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1.0.3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高层建筑及其裙房:1.0.3.1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1.0.3.2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1.0.4本规范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1.0.5当高层建筑的建筑高度超过250m时,建筑设计采取的特殊的防火措施,应提交国家消防主管部门组织专题研究、论证。1.0.6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术语耐火等级3.0.1高层建筑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进行分类。并应符合表3.0.1的规定。3.0.2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一、二两级,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2的规定。各类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可按附录A确定。3.0.3预制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节点缝隙或金属承重构件节点的外露部位,必须加设防火保护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本规范表3.0.2相应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3.0.4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3.0.5二级耐火等级的高层建筑中,面积不超过100m2的房间隔墙,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难燃烧体或耐火极限不低于0.30h的不燃烧体。3.0.6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的裙房,当屋顶不上人时,屋顶的承重构件可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0.50h的不燃烧体。3.0.7高层建筑内存放可燃物的平均重量超过200kg/m2的房间,当不设自动灭火系统时,其柱、梁、楼板和墙的耐火极限应按本规范第3.0.2条的规定提高0.50h。3.0.8建筑幕墙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0.8.1窗槛墙、窗间墙的填充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外墙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不燃烧体时,其墙内填充材料可采用难燃烧材料。3.0.8.2无窗槛墙或窗槛墙高度小于0.80m的建筑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高度不低于0.80m的不燃烧体裙墙或防火玻璃裙墙。3.0.8.3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3.0.9高层建筑的室内装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一般规定4.1.1在进行总平面设计时,应根据城市规划,合理确定高层建筑的位置、防火间距、消防车道和消防水源等。高层建筑不宜布置在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附近。注:厂房、库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甲、乙、丙类液体的划分,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4.1.2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宜设置在高层建筑外的专用房间内。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与高层建筑贴邻布置时,应设置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内,并应采用防火墙与高层建筑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规定当上述设备受条件限制需布置在高层建筑中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1.2.1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房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00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作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或半地下室;4.1.2.2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上的门、窗等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O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0m的窗槛墙;火灾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我们无法知道它的轨迹。在面对火灾时,我们要保持充分的镇定,以正确的求生方法来保护自己避免伤害。千万不要盲目跳楼,给自己带来二次。在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切忌乘坐电梯,要走安全通道进行疏散。而在预防中,也需遵守防火规范,安装火灾报警器等设备,时刻提醒自己,让危险远离自己的身边。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