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闵娟丽

空调管道保温厚度标准是多少?多长的?

1 回答

共有1条回答

卜弘益 有用 1

空调管道保温厚度是多少:空调风管的保温厚度一般是20mm厚保温层,如果是采用酚醛保温板的话。不过建议你了解下酚醛复合风管,保温板直接做成通风管道的。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空调出风温度多少正常 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的标准是什么

空调出风温度多少正常 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的标准是什么

提到中央空调,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中央空调刚刚面市的时候,中央空调一般是被大型商店或者会议厅的人员购买的,因为中央空调本来一开始就是为了满足大面积的空间使用空调的,但是随着中央空调技术的进步,很多家庭也开始在家里面安装上了中央空调,对于中央空调,人们也有很多想要了解的事情,今天我们就具体为大家介绍有关中央空调的一些信息。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的温度多少正常?经过五多年的试验研究,中央空调的出口温度和这些条件有关: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是否电加热,室内风扇风量大小,空调使用年限,空调的功率和制冷剂是否足够。在正常情况下,中央空调的出口温度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应该说出风口不低于8度的入口温度的温度差是正常的。用户在开启空调时,空调出风口和入风口分别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如果温度差是8度,说明你的空调是正常的(通常是11到13度的温差),小于八度的就需要请人检查一下。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的标准是什么?在了解中央空调出风口的温度标准时,首先要明确了解两大类中央空调系统——氟系统和水系统。中央空调氟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节能”,与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各个领域的生活,工作,追求效率密切相关。水系统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水系统的中央空调品牌更注重舒适性,环保,非常适合大户型的追求生活质量的家庭。一般来说,夏季氟系统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标准7℃-10℃之间,作为一个普通的家用机的感觉,吹风强劲,但是空气相对干燥;夏季水系统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标准在15度到18度,送风柔和,舒适不干燥,星级宾馆、大型商场都会用到。中央空调出风口的温度多少是正常的?其实,中央空调遥控器上说的是室内恒温,而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和遥控器设定温度并没有直接关系。事实上,没有一个准确的值,它只是一个温度范围。正如我们上面提到的,不必惊慌,只要室内温度是恒定的,就没有问题。当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度不能太大,一般在5到10摄氏度之间是合适的,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电力消耗。在上文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有关中央空调的一些信息,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围绕的是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这个话题来为大家展开介绍的,大家可以看出我们将中央空调的内容分为了两个部分来为大家展开讲解,首先我们介绍的是中央空调的出风口的温度多少正常,然后我们介绍了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的标准是什么,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空调保温软管怎么选择? 空调管道所用的保温材料的厚度如何选择? 

空调保温软管怎么选择? 空调管道所用的保温材料的厚度如何选择? 

空调保温软管,顾名思义是和普通的立式空调或者是挂式空调相互搭配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零配件,一个方面的话,这种产品材质选择要求比较苛刻,往往在外表面额外包装了一层复合膜,所以能够达到保温和隔热的目的,其次,这种空调保温软管和普通的塑料硬质管道相比较而言,可以自由的进行弯曲,所以能够配合实际结构和面积的不同进行调整,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关于空调保温软管多个方面的知识吧。一、空调保温软管怎么选择合理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以及严格地控制保温施工是中央空调系统节能的重要途径。保温材料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几种:导热系数、密度、湿阻因子、防火性能、安装性能等。1、导热系数导热系数是衡量保温材料好坏的基础指标,决定着材料的保温性能,一般低于0.2W/(m?k)的材料可作为保温材料,GB/T17794明确规定:40℃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041W/(m?k);0℃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036W/(m?k);-20℃时,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大于0.034W/(m?k)。同时,导热系数大小也是决定保温层厚度的重要参数,当管道保温厚度选用不当,保温层外表面会产生凝露水,导致风管表面滴水、吊顶渗水发霉等严重影响室内送风环境。2、湿阻因子湿阻因子是衡量保温材料抗水汽渗透能力的关键指标,决定了材料的使用寿命。GB/T17794明确规定:保温材料的湿阻因子μ不小于1500。随着使用年数的增加,湿阻因子小的材料越容易渗入水汽,导致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急剧上升,从而失去保温效果。因此,开孔性保温材料如玻璃棉等需铺设防潮层来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3、防火性能防火性能达标是保温材料使用安全的基本要求,管道保温材料的防火要求必须到达难燃B1级。选用防火性能较差的保温材料,可能会为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留下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可能迅速蔓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安装性能安装性能是决定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保温材料的选用不当,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安装不当还可能造成系统产生凝露水。因此,选择合适易安装的保温材料至关重要。二、空调管道所用的保温材料的厚度如何选择?调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格(优良〕标准,关键要看保温的质量是否达到合格(优良〕标准。保温质量的好坏不但取决于保温的施工水平,还取决于选用的保温材料材质。空调保温应选用密度小,导热系数小、防水防火性能好、使用温度范围满足要求、施工方便的保温材料,具体选用时应视工程档次造价综合考虑,并注意产品的实际性能与质量。一般20-32的水管用2.5厘米厚。40-80的水管3厘米.100以上水管用4厘米。具体规定是取保温防凝露的最经济值算出来的,一般机房内冷冻水管保温在30-40左右,室外还会厚些,环境有空调可以薄些。1、保温的厚度与保温用的材质有关系,与被保温的管道内的流体的温度有关系。2、现在保温材料很多,有好的,价格贵,次一点的,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但是有一条宗旨:保温的材料的表面不产生冷凝水珠为宜。上文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种特殊的配件产品,也就是空调保温软管,为什么要这么命名呢?一个方面产品适合空调相互搭配使用的,另外一个方面,这种管道在表面包装了一层铝箔,所以能够达到隔热和保温的目的和效果,还有许多的尺寸规格可以供我们参考,无论是用在居家日常生活之中,还是用于公共场所相信都是不错的建议。那么有兴趣的消费者朋友们不妨综合上文,结合实际的面积和结构,选择一款合适大小的空调保温软管吧。

空调出风口温度标准是多少 空调出风口滴水怎么回事

空调出风口温度标准是多少 空调出风口滴水怎么回事

空调是常见的用来调节室内温度的家用电器,关于关于空调的知识很多,今天我们主要介绍空调出风口的相关知识。空调出风口温度多少正常?一、空调出风口温度标准是多少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和以下几个条件有关:室内温度、室外温度、是否带电加热、室内风机的风量大小、空调的新旧、空调的功率大小、制冷剂是否足。一般情况下,中央空调出风口温度没有一个固定值,应该说出风口和进风口温度的温差不低于8度就是正常的。用户在开着的空调时候,可以对出风口和进气口分别用温度计测温度,如果温差有8度,说明你的空调是正常的(一般会有11到13度的温差),少于八度就要请人检查了。二、空调出风口尺寸中央空调出风口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如果出风口过大,风管过长,则气流速度就会下降,从而影响空调使用效果;如果出风口选择过小,则气流速度会变大,从而导致风直吹人体上引起的不适感,还有可能导致噪音过大。中央空调出/回风口尺寸是没有明确的规定的,可以根据家居装饰,进行灵活的变通,出/回风口的大小取决于室内机容量的大小。一般尺寸是,出风15cm*60-100cm,回风26cm*60-100cm,检修口为35cm*35cm,出风、回风的宽度基本能定,但长度要根据室内机的长度和装修环境定。三、空调出风口滴水怎么回事1、与出风口面板有关。很多人在选择出风口面板的时候,以为铝合金面板价格高就耐用,工程塑料面板感觉上显得软了一点,且档次可能也不高。于是几乎都选用铝合金面板。其实工程塑料(ABS)面板同样很坚实,安装后与铝合金的面板效果上没有什么两样。同时,因为工程塑料材质对冷热的变化没有像铝合金那么敏感,因此当空调送风口的冷风向外吹,与室内较高的空气相交时,不会像铝合金材质面板那样,马上出现水凝气和结露滴水。2、与中央空调的设置有关。空调如果事先设置合理,启动后便会先出风,有点凉意,然后自行逐步降温,使出风口面板的温度逐步降低,以适应室内较高温度,不至于会一步到位使出风口的面板温度骤降而造成结露滴水。3、有时候空调安装公司的通风管道安装不到位,通风口四壁连接不平整、不密封,也会造成出风口面板结露滴水现象。当然中央空调出风口滴水的情况,大部分是由前两种原因所成。四、中央空调出风口结冰的原因分析1、风口附近空气湿度较大;2、室外空气进入室内,加大了空气的湿度及其凝洁露点;3、冷量过大,风量过小;4、中央空调风口、送风口采用铝质材料,由于导热性能较好,使得风口材料表面温度过低而凝结露水;5、制冷剂缺少正常量的一半左右;6、过滤网或风轮太脏,换热不好。其实关于空调还有很多很多知识,小小的空间里边包含无限奥秘,这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今天的空调出风口温度的知识就介绍到这里了,更多装修家居知识请持续关注土巴兔装修网。看了文章,可见空调的安装也是一个技术活,装的不好可能就会有后期长远的问题存在!其实,我们在装修后,安装的问题,标准是否符合等都有一些行业的准则的。大家还可以申请土巴兔装修保,装修保可实现一对一的家装顾问和装修质检,点击申请让我们的装修各项工序都更有保障吧!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