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苗博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有哪些?

4 回答

共有4条回答

周海燕爱吉他 有用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Codefordesignofbuildingfoundation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2002年4月1日
你想要的如下:
8.5桩基础
第8.5.1条本节包括混凝土预制桩和混凝土灌注桩低桩承台基础。
按桩的性状和竖向受力情况可分为摩擦型桩和端承型桩。摩擦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端承型桩的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
第8.5.2条桩和桩基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摩擦型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桩身直径的3倍;扩底灌注桩的中心距不宜小于扩底直径的1.5倍,当扩底直径大于2m时,桩端净距不宜小于1m。在确定桩距时尚应考虑施工工艺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
2.扩底灌注桩的扩底直径,不应大于桩身直径的3倍。
3.桩底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根据地质条件,荷载及施工工艺确定,宜为桩身直径的1-3倍。在确定桩底进入持力层深度时,尚应考虑特殊土,岩溶以及震陷液化等影响。嵌岩灌注桩周边嵌入完整和较完整的未风化,微风化,中风化硬质岩体的最小深度,不宜小于0.5m。
4.布置桩位时宜使桩基承载力合力点与竖向永久荷载合力作用点重合。
5.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预应力柱不应低于C40。
6.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8%,静压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灌注桩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2%-0.65%(小直径桩取大值)。
7.配筋长度:
1)受水平荷载和弯矩较大的桩,配筋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
2)桩基承台下存在淤泥、淤泥质土或液化土层时,配筋长度应穿过淤泥、淤泥质土层或液化土层。
3)坡地岸边的桩、8度及8度以上地震区的桩、抗拔桩、嵌岩端承柱应通长配筋。
4)桩径大于600mm的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
8.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主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Ⅰ级钢)的30倍和钢筋直径(Ⅱ级钢和Ⅲ级钢)的35倍。对于大直径灌注桩,当采用一柱一桩时,可设置承台或将桩和柱直接连接。桩和柱的连接可按本规范第8.2.6条高杯口基础的要求选择截面尺寸和配筋,柱纵筋插入桩身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9.在承台及地下室周围的回填中,应满足填土密实性的要求。

展开全部回答

John_4347 有用 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0.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1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3.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5.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961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17.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0218.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19.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GB/T50080-200220.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2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22.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23.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24.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2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规范GB50098-200926.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27.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2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2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30.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程GB50113-200531.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32.人防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33.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3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35.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20083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50146-9037.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38.

三色堇装饰 有用 1

 
46 
图8.2.5-1 高杯口基础 
H-短柱高度 
     1 起重机起重量小于或等于750kN,轨顶标高小于或等于14m,基本风压小于0.5kPa的工业厂房,且基础短柱的高度不大于5m; 
2 起重机起重量大于750kN,基本风压大于0.5kPa,且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101
12
2JEJE             (8.2.5-1) 
式中:E1——预制钢筋混凝土柱的弹性模量(kPa); 
J1——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对其截面短轴的惯性矩(m4); E2——短柱的钢筋混凝土弹性模量(kPa); J2——短柱对其截面短轴的惯性矩(m4)。 
3 当基础短柱的高度大于5m,并应符合下式的规定:       1.112                (8.2.5-2) 
式中:Δ1——单位水平力作用在以高杯口基础顶面为固定端的柱顶时,柱顶的水平位移(m); 
Δ2——单位水平力作用在以短柱底面为固定端的柱顶时,柱顶的水平位移(m)。       4 杯壁厚度应符合表8.2.5的规定。高杯口基础短柱的纵向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在非地震区及抗震设防烈度低于9度地区,且满足本条第
1、
2、3款的要求时,短柱四角纵向钢筋的直径不宜小于20mm,并延伸至基础底板的钢筋网上;短柱长边的纵向钢筋,当长边尺寸小于或等于1000mm时,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当长边尺寸大于1000mm时,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6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且每隔一米左右伸下一根并作150mm的直钩支承在基础底部的钢筋网上,其余钢筋锚固至基础底板顶面下La处(图8.2.5-2)。短柱短边每隔300mm应配置直径不小于12mm的纵向钢筋且每边的配筋率不少于0.05%短柱的截面面积。短柱中杯口壁内横向箍筋不应小于A8@150;短柱中其他部位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300mm;当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50mm。 




 
47 
图8.2.5-2  高杯口基础构造配筋 
1-杯口壁内横向箍筋8@150;2-顶层焊接钢筋网;3-插入基础底部的纵向钢筋不应少于每米1根;4-短柱四角钢筋一般不小于20;5-短柱长边纵向钢筋当h3≤1000用12@300,当h3>1000用16@300;6-按构造要求;7-短柱短边纵向钢筋每边不小于0.05%b3h3(不小于12@300) 
表8.2.5        高杯口基础的杯壁厚度t h (mm) t(mm) 
600<h≤800 
800<h≤1000 
1000<h≤1400 
1400<h≤1600 
≥250 ≥300 ≥350 ≥400 
8.2.6  扩展基础的基础底面积,应按本规范第五章有关规定确定。在条形基础相交处,不应重复计入基础面积。 
8.2.7  扩展基础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柱下独立基础,当冲切破坏锥体落在基础底面以内时,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 
2 对基础底面短边尺寸小于或等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的柱下独立基础,以及墙下条形基础,应验算柱(墙)与基础交接处的基础受剪切承载力;     3 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弯计算确定;     4 当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基础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8.2.8 柱下独立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 
Fl≤0.7βhpftam h0                        (8.2.8-1) am =(at+ab)/2                         (8.2.8-2) Fl = pjAl                                (8.2.8-3) 
式中: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hp取1.0;当h大
于等于2000mm时,β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48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h0——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m);       a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m);       at——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m),当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
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阶宽; 
      ab——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m),当冲切
破坏锥体的底面落在基础底面以内(图8.2.8a、b),计算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当计算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时,取上阶宽加两倍该处的基础有效高度; 
      pj——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
力(kPa),对偏心受压基础可取基础边缘处最大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 
      Al——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m2)(图8.2.8a、b中的阴影面积ABCDEF); 
Fl——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作用在Al上的地基土净反力设计值(kPa)。 
(a)柱与基础交接处               (b)基础变阶处 图8.2.8   计算阶形基础的受冲切承载力截面位置 
1-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的斜截面;2-冲切破坏锥体的底面线 
8.2.9  当基础底面短边尺寸小于或等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时,应按下列公式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截面受剪承载力: 
              Vs ≤ 0.7βhsftA0                                  (8.2.9-1) 
βhs = (800/h0)1/4
                                (8.2.9-2) 
式中:Vs ——柱与基础交接处的剪力设计值(kN),图8.2.9中的阴影面积乘以基底平均净反力; 
βhs——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800mm时,取h0=800mm;当h0
>2000mm时,取h0=2000mm; 
A0——验算截面处基础的有效截面面积(m2)。当验算截面为阶形或锥形时,可将其截面折算成矩形截面,截面的折算宽度和截面的有效高度按本规范附录U计算。 




 
49 
(a)柱与基础交接处             (b)基础变阶处 
图8.2.9  验算阶形基础受剪切承载力示意图 
8.2.10  墙下条形基础底板应按本规范公式(8.2.9-1)验算墙与基础底板交接处截面受剪承载力,其中A0为验算截面处基础底板的单位长度垂直截面有效面积,Vs为墙与基础交接处由基底平均净反力产生的单位长度剪力设计值。 
8.2.11 在轴心荷载或单向偏心荷载作用下,当台阶的宽高比小于或等于2.5和偏心距小于或等于1/6基础宽度时,柱下矩形独立基础任意截面的底板弯矩可按下列简化方法进行计算(图8.2.11-1):     ])()2)(2[(121maxmax21lppA
G
ppalaMI
     (8.2.11-1) )2)(2()(481minmax2
A
GppbbalMII
          (8.2.11-2) 
式中:MⅠ、MⅡ——任意截面Ⅰ-Ⅰ、Ⅱ-Ⅱ处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kN²m);           a1——任意截面Ⅰ-Ⅰ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m);            l、b——基础底面的边长(m); 
pmax 、pmin——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和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
(kPa); 
p——相应于作用的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I-I处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
(kPa); 
G——考虑作用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及其上的土自重(kN);当组合值由永久
作用控制时,作用分项系数可取1.35。 
8.2.12  基础底板配筋除满足计算和最小配筋率要求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8.2.1条第3款的构造要求。计算最小配筋率时,对阶形或锥形基础截面,可将其截面折算成矩形截面,截面的折算宽度和截面的有效高度,按附录U计算。基础底板钢筋可按式﹙8.2.12﹚计算: 




 50 
0
0.9syMAfh
                                  (8.2.12) 
8.2.13  当柱下独立柱基底面长短边之比在大于或等于
2、小于或等于3的范围时,基础底板短向钢筋应按下述方法布置:将短向全部钢筋面积乘以后求得的钢筋,均匀分布在与柱中心线重合的宽度等于基础短边的中间带宽范围内(图8.2.13),其余的短向钢筋则均匀分布在中间带宽的两側。长向配筋应均匀分布在基础全宽范围内。按下式计算: 
16

                                 (8.2.13) 
图8.2.11-1 矩形基础底板的计算示意图   图8.2.13 基础底板短向钢筋布置示意图1-λ倍短向全部钢筋面积均匀配置在阴影范围内 
8.2.14  墙下条形基础(图8.2.14)的受弯计算和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任意截面每延米宽度的弯矩,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8.2.14) 
2  其最大弯矩截面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墙体材料为混凝土时, 取a1=b1; 
        2) 如为砖墙且放脚不大于1/4砖长时,取a1=b1+1/4砖长; 
3  墙下条形基础底板每延米宽度的配筋除满足计算和最小配筋率要求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8.2.1条第3款的构造要求。

绩多装饰设计 有用 1

我发给你。下载地址要我的给你的信里。查收。采纳哦。邮箱名:可乐邮箱请在追问我时告诉我。我需要你的支持。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及说明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及说明

在一座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是地基的建设,地基建设的好坏,直接联系到整座建筑的高度,并且为了使建筑达到某种高度,对于地基需要有一些特别的要求,因此对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方面是每一个从事工程人员所需要了解的。地基方面的设计也是包含了对于防震的设计,带代表了人们的生命安全,那么在设计地基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让我们去了解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内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涉及了一下这些方面的内容,对于地基方面的一些术语符号介绍、地基设计的一些基础规定、对于岩石的一些分类以及指标性问题、关于地基的一些计算、关于山区地基的介绍、对于软弱地基的介绍、关于设计方面的基础知识、一些基础类的工程、对于地基的检验,剩下的就是对于地基地质的一些补充说明了。关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内容涉及甚多,小编在这里为你大概的提一下每一座建筑的地基是分等级的,大致上被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对于高于重要的工业以及居民建筑,对于处与地质复杂的建筑,楼层超过十层的建筑,对于环境要求比较高的建筑都需要设计家等级的地基,而对于低于七层,地质情况比较简单,地基挖掘不需要太深的建筑可以设计丙级的地基,其它的建筑可以设计乙等级的地基。地基的填土可以有很多类的,像砂土、岩石、粉土、碎石土等,只是每种泥土的硬度是不一样的,并且每种泥土开挖后的特性也是不一样,因此需要提前了解泥土的各方面资料,已应对一些挖掘性的问题。在地基建设前还需要有一些测验以保证地基的各方面指标,需要测量地基的抗剪强度、载荷试验承受力指标、压缩指标。测试后应提供有关的数据已方便下一步的建设。根据建筑的高度以及用途,需要确定地基的深度,这点不仅仅要根据其需要承受力量的大小确定,也是根据其地质水质的特点确定的,如果所建建筑有特殊的要求,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挖的足够深已避免土质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还有好多的内容,如果你真的需要此方面的资料,建议你直接购买相关的书籍以方便你对此的了解!’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简介和勘察标准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简介和勘察标准

一个良好的建筑是需要合适的地基的,良好的地基需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来建筑,有了好的地基,建筑才会更加坚实和稳固,地基的好坏和建筑的以后使用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所以目前来说,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非常重要的内容,适当的对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进行了解,知道其中的部分内容,对于以后接触地基基础设计都是非常有利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简介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进行修订而成。修订过程中,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地基基础工程的工程实践经验,采纳了该领域新的科研成果,并以各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科研。教学单位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关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勘察标准地基基础设计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提供下列资料:1.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2.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3.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4.在抗震设防区应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5.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6.当工程需要时,尚应提供:(1)深基坑开挖的边坡稳定计算和支护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2)基抗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3)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是进行建筑地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上述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适当的对其进行了解,对于建筑工程的了解会有一定的加深,想要更加深刻的了解什么是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那么请继续关注土巴兔,我们会为您继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和知识,帮助了解广大客户想要了解的关于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方面的知识。

建筑设计规范有哪些?

建筑设计规范有哪些?

建筑设计是建筑物在建设和处理之前,应该要有的必要的一个设计规划的过程,通过对于建筑的设计,设计者要按照客户的规定建设任务,并且将施工过程和在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关于设计和施工的问题进行考察和研究。而且在进行工作之前,应该要就施工的环境进行设想和考虑,摈弃给将这些问题通过图纸或者是文字表达出来形成一定的设计方案,建筑设计是有一定的规定的,建筑设计规范也是每一个设计者在设计的时候都应该要遵守的规范。建筑设计规范有很大的范围,涉及到的内容和方面也是有很多的。这里就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不管这个建筑是要用商用还是民宅,都是要远离污染源的,远离污染源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关于建筑分区的功能也要非常的明确,在设计的时候,关于人流和车辆也要有明确的路线和规划,环境的喧闹还是安静都是有影响的,如果是住宅环境的话,安静一点的空间对于人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该对于安静和喧闹的区域进行隔离。建筑设计规范:出入口设计还有按照格局的分化,应该要设计两个合适的出入口,方便人们的出入,而关于入口的方面要看好表示是不是和交通的主要通道的距离离得过近,在建筑设计规范中有明确的要求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也就是要有缓冲的过程。建筑设计规范:采光设计如果建筑是在教室或者是文化馆等地方的时候,像是在儿童还有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和房间的时候,应该采用合理的采光设计,并且房间的朝向还有安全方面都应该要考虑到,和采光进行合理的配合,关于采光位置的朝向,应该是要占据合理的位置和方便的地点,而且一定要有安全发光面的考虑。而且在舞厅和展览厅等地方设计,主要的出入口的宽度也是有要求的,最少不能够小于一米半左右的距离。建筑设计规范在对用户的防火安全,还有污染安全等等都有所规定,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种种方面的条件,从现实条件中进行合理的设计,采取有利的条件,并且在整体的设计中一定要以安全为主。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