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董锐藻

闭锁继电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1 回答

共有1条回答

米饭班749 有用 1

闭锁继电器工作原理:带灯自锁开关与普通自锁开关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带灯开关充分利用其按键中的空间安放了一只小型指示灯泡或LED,其一端接零线,另一端一般通过一只降压电阻与开关的常开触点并联,当开关闭合时,设备运转的同时也为指示灯提供了电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线图 继电器作用

继电器工作原理及接线图 继电器作用

继电器可能对有的朋友来说比较陌生。它是电力设备的一种,主要应用于自动化电力系统中,相当于一个自动开关,用小电流来控制大电流。本文将为您介绍继电器工作原理和继电器的作用,并为您展示继电器接线图。一、继电器工作原理电磁式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衔铁、触点簧片等组成的。只要在线圈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压,线圈中就会流过一定的电流,从而产生电磁效应,衔铁就会在电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的拉力吸向铁芯,从而带动衔铁的动触点与静触点(常开触点)吸合。当线圈断电后,电磁的吸力也随之消失,衔铁就会在弹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来的位置,使动触点与原来的静触点(常闭触点)吸合。这样吸合、释放,从而达到了在电路中的导通、切断的目的。对于继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可以这样来区分:继电器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二、继电器接线图三、继电器的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以上就是有关继电器工作原理和继电器的作用方面的知识,希望我们展示的继电器接线图能让您对继电器的使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感谢您对土巴兔装修网的关注。对于这些电器、电线的接线和工作原理的问题,还是专业人士比较懂。如果在装修中我们不懂这些,可以请专业人士来帮忙。现在如果担心对装修公司的质量问题是否有保障,我们可以请土巴兔专业的质检人员来帮我们检测。这些都是土巴兔装修保的免费服务,是广大装修业主的福利哦!

直流电流继电器工作原理  与交流继电器的区别 

直流电流继电器工作原理 与交流继电器的区别 

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今天为大家举例的直流电流继电器就是用在直流电路中的继电器产品,它们通常能够起到自动控制的效果,所以在电路中起到自动调节、安全保护以及转换电路的作用。并且我们可以发现直流电流继电器还可以分为电磁式电流继电器以及近态电流继电器等等,大家可以参考下文作购置之前的了解,相信可以派上一定的用场。一、直流电流继电器工作原理直流继电器由线圈、铁芯和几组常开、常闭触电组成。当继电器线圈接通额定电压的直流电时,线圈产生磁场,吸引铁芯动作,与铁芯相连的常开触点闭合,同时,常闭触点断开。当继电器线圈断电时,线圈失去磁场,被吸引的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与铁芯相连的常开触点断开,同时,常闭触点闭合。继电器就是通过控制线圈的通/断电,实现触点的接通与断开,从而达到对设备的逻辑控制。二、直流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的区别直流继电器与交流继电器主要区别在于直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较大,匝数较多、体积较大。对同等电压和接点容量的继电器来说,直流继电器动作线圈由于对直流没有感抗,若按交流继电器的设计,该继电器加入直流后会立即烧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设计时把继电器的匝数做多(对250伏的直流继电器,线匝可高达一万以上,而交流继电器只有5000匝左右),线径做小,使得动作线圈电阻变大,通过线圈的电流减小,使动作线圈发热减少且电磁力维持不变。另外,为容纳较多的线匝须把继电器的体积做大。三、主要作用继电器是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遥控、遥测、通讯、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及电力电子设备中,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继电器一般都有能反映一定输入变量(如电流、电压、功率、阻抗、频率、温度、压力、速度、光等)的感应机构(输入部分);有能对被控电路实现“通”、“断”控制的执行机构(输出部分);在继电器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之间,还有对输入量进行耦合隔离,功能处理和对输出部分进行驱动的中间机构(驱动部分)。作为控制元件,概括起来,继电器有如下几种作用:1)扩大控制范围:例如,多触点继电器控制信号达到某一定值时,可以按触点组的不同形式,同时换接、开断、接通多路电路。2)放大:例如,灵敏型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用一个很微小的控制量,可以控制很大功率的电路。3)综合信号:例如,当多个控制信号按规定的形式输入多绕组继电器时,经过比较综合,达到预定的控制效果。4)自动、遥控、监测:例如,自动装置上的继电器与其他电器一起,可以组成程序控制线路,从而实现自动化运行。继电器一般是采用铁芯线圈以及弹簧片等等组合而成的。它们应用在直流电路中可以起到自动调节以及安全保护和转换电路的作用,并且合格的直流电流继电器还可以提供尺寸规格方面的选择,对应的应用场所和领域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可以参考下文做购置之前的了解,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结合厂家技术规模,收获到实用美观以及经济实惠多方面因素兼具的效果。

固态继电器工作原理

固态继电器工作原理

一、固态继电器简介固态继电器也称作固态开关.是一种由固态电子组成的新型电子开关器件,集光电藕合,大功率双向晶闸管,及触发电路,阻容吸收回路于一体.用来代替传统的电磁式继电器.实现对单相或者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或者其它控制.无触点无动作噪音.开关速度快无火花干扰和可靠性高等优点.按负载电源的类型不同.固态继电器分交流和直流两种,按触发类型又分为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与传统的电磁继电器(EMR)相比,是一种没有机械、不含运动零部件的继电器,但具有与电磁继电器本质上相同功能。固态继电器按其工作性质分直流输入基本的固态继电器就是一个发光器件和一个光敏器件及三极管或可控硅的组合。二、固态继电器工作原理过零触发型AC—SSR为四端器件,其内部电路如图1所示。1、2为输入端,3、4为输出端。R0为限流电阻,光耦合器将输入与输出电路在电气上隔离开,V1构成反相器,R4、R5、V2和晶闸管V3组成过零检测电路,UR为双向整流桥,由V3和UR用以获得使双向晶闸管V4开启的双向触发脉冲,R3、R7为分流电阻,分别用来保护V3和V4,R8和C组成浪涌吸收网络,以吸收电源中带有的尖峰电压或浪涌电流,防止对开关电路产生冲击或干扰。要指出的是所谓“过零”并非真的必须是电源电压波形的零处,而一般是指在10~25V或-(10~25)V区域内进行触发,如图2所示。图中交流电压分三个区域,Ⅰ区为-10V~+10V范围,称为死区,在此区域中加入输入信号时不能使SSR导通。Ⅱ区为10~25V和-(10~25)V范围,称为响应区,在此区域内只要加入输入信号,SSR立即导通。Ⅲ区为幅值大于25V的范围,称为抑制区在此区域内加入输入信号,SSR的导通被抑制。当输入端未加电压信号时,光耦合器的光敏晶体管因未接收光而截止,V1饱和,V3和V4因无触发电压而截止,此时SSR关闭。当加入输入信号时,光耦合器中的发光二极管发光,光敏晶体管饱和,使V1截止。此时若V3两端电压在-(10~25)V或10~25V范围内时,只要适当选择分压电阻R4和R5,就可使V2截止,这样使V3触发导通,从而使V4的控制极上得到从R6→UR→V3→UR→R7或反方向的触发脉冲,而使V4导通,使负载接通交流电源。而若交流电压波形在图2中的Ⅲ区内时,则因V2饱和而抑制V3和V4的导通,而使SSR被抑制,从而实现了过零触发控制。由于10~25V幅值与电源电压幅值相比可近似看作“零”。因此,一般就将过零电压粗略地定义为0~±25V,即认为在此区域内,只要加入输入信号,过零触发型AC—SSR都能导通。当输入端电压信号撤除后,光耦合器中的光敏晶体管截止,V1饱和,V3截止,但此时V4仍保持导通,直到负载电流随电源电压减小到小于双向晶闸管的维持电流时,SSR才转为截止。SSR的输出端器件可分为双向晶闸管和两只单向晶闸管反并联形式。若负载为电动机一类的感性负载,则其静态电压上升率dv/dt是一个重要参数。由于单向晶闸管静态电压上升率(200V/μs)大大高于双向晶闸管的换向指标(10V/μs),因此若采用两只大功率单向晶闸管反并联代替双向晶闸管,一方面可提高输出功率;另一方面也可提高耐浪涌电流的冲击能力,这种SSR称为增强型SSR。阅读本文的人还喜欢:最全电工最常见电路符号以及电工最常见电路故障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