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章和玉

高层和小高层公摊面积一般是多少谁清楚?

3 回答

共有3条回答

左岸_3895 有用 1

公摊面积是通过得房率计算出来的,一般高层产品得房率是75%-80%,小高层产品得房率是80%-85%,多层产品的得房率是85%-90%。可以按照购买的面积乘以得房率计算出实际的使用面积,剩下的为公摊面积。但公摊并不是越小越好,过小的公摊会使得楼盘的整体档次下降,例如楼梯过窄,电梯过小,无入户大堂等。

展开全部回答

sufan 有用 1

在有电梯的板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5-20%之间。
在有电梯的板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5%之间。
在有电梯的塔式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18-22%之间。
在有电梯的塔式高层建筑中,公摊系数通常在20-30%之间。

Lin_4987 有用 1

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公摊系数×套内建筑面积,公摊系数=总公共分摊面积/(套内建筑面积×总套数),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墙体面积。各个楼盘因为自身的情况不同,所以公摊面积在算的时候也会有小小的差异。据目前房地产市场上的操作经验,普通多层住宅楼,在没有地下设备用房、没有底层商铺、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公摊系数在10%-15%之间;带电梯的小高层住宅,公摊系数在15%-20%之间;高层住宅相对更高一些,在20%-25%左右。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小高层公摊面积比例多少合适、电梯房公摊面积比例多少最合理?

小高层公摊面积比例多少合适、电梯房公摊面积比例多少最合理?

如果对于房产购置方面的有关专业名词没有进行前期了解的话,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在后期操作过程中遇到许多的麻烦,比如下文小编举例的房屋公摊面积就会出现在许多合同材料之中。如果它被大家混淆,那么不仅仅会导致多方面的损失,而且还会使得后期购置过程中蒙受额外的麻烦或者损耗,那么今天小编举例的就是关于小高层公摊面积合适的取值,由此可以帮助大家进行学习。一、小高层公摊面积比例多少合适小高层的公摊面积比例根据房型不同而不同,一般的住宅楼,在0.3~0.4左右。具体要按楼的建筑图计算。包括墙体在内的楼房计算一层的总建筑面积;公共的楼梯、电梯、走廊等算公共面积。然后就可以知道公摊面积的比例了。二、电梯房公摊面积比例多少最合理?房屋公摊面积是指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简称,它与套内建筑面积之和构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筑面积。依据《房产测量规范》规定:小区的公摊面积包括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包括: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中、车道、供暖锅炉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包括物业管理)用房;其他购房人受益的其他非经营性用房,需要进行分摊的,应在销(预)售合同中写明房屋名称、需分摊的总建筑面积。一般情况下,住宅类的商品房公摊面积大致在10%-25%左右;多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约10%-15%;小高层住宅一般在20%以内是比较合理的水平;而30层以上的住宅因为电梯数量的增多,公摊通常都在25%左右。而酒店式公寓等一等住宅因为大厦内的公用面积偏多,公摊也有可能在40%以上的。从建筑形式上分,一般塔楼的分摊面积要大于板楼的分摊面积。在实践中,塔楼的分摊系数一般在18%—26%之间。而板楼的分摊系数则在14%—16%之间。根据建筑工艺和一般的配套要求,高层建筑、多层建筑有着不同的公共面积分摊系数,且大致在某个具体范围内浮动。一般来说,高层里塔楼的分摊系数在0.18~0.26之间,而高层板楼的分摊系数则在0.14~0.16之间,多层建筑的分摊系数在0.11~0.16之间。房屋面积以房地产交易权属登记核心测绘部的测绘结果为准,房产证上标注的面积也以此为准。购房者在签订买房合同时,开发商一般会写清楚购房者公摊面积总共是多少,由哪些部分组成,公摊面积的产权属于全体业主所有。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虽然对不同的房屋属性对应的公摊面积都不一样,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结合专业的知识以及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和学习的,比如上文小编举例的小高层公摊面积就有一定的标准。相关方面的建筑商如果出于项目合格方面考虑,或者是消费者出于自身利益角度分析,那么最好可以参考这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

高层公摊面积国家标准介绍

高层公摊面积国家标准介绍

人口的几何趋势增长,导致居住面积小,那么人们就开始推广高层,高层楼其实就是具有十层以上的楼房,一般都在三十层左右。购买高层住宅的时候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公摊面积就是其中之一,公摊面积就是指大家的公共区域,它是算在房子的面积之中的,高层最大的公摊面积就是电梯,但是公摊面积不能无限大,它是有限度的,让大家了解一下公摊面积的标准是很有必要的。公摊面积包括什么公摊面积主要包括:电梯、走廊、公共配套等组成,本户外墙的一半是公摊,楼道算公摊,电梯算公摊,地下车库或地下室算公摊,小区绿化及小区健身器材用地也算公摊,小区内公共建筑算公摊(如物业,保安室等),小区内街道过道算公摊,下去围墙算公摊。可以这么说,如果公摊越大那就说明你的房子的舒适度越高,因为各种公共配套都有;但是如果你觉得你没享受到什么公共的配套设施,你可以去找开发商问问具体的公摊面积都被分算到哪里了。不过这些应该早在购房合同中就已经约定了,并在附件“有关公共部分与公用房屋公摊建筑面积构成说明”中详细约定了公摊的具体部位、面积大小。特别是有关共有建筑分摊部位变更的情况,约定得越详细,对购房者就越有利。一旦发生纠纷,购房者就可以以合同约定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若发生了纠纷,惟一的选择就是诉诸法律,避免浪费不必要的人力和精力。目前国家在公摊面积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必须控制在哪个区间范围内。在有电梯的板式小高层建筑中,高层公摊面积通常在15-20%之间。在有电梯的板式高层建筑中,高层公摊面积通常在18-25%之间。在有电梯的塔式小高层建筑中,高层公摊面积通常在18-22%之间。在有电梯的塔式高层建筑中,高层公摊面积通常在20-30%之间。依据《房产测量规范》可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即公摊面积为:一.大堂、公共门厅、走廊、过道、电(楼)梯前厅、楼梯间、电梯井、电梯机房、垃圾道、管道井、水泵房、消防通道、交(配)电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物业管理用房以及其他功能上为该建筑服务的专用设备用房;二.每套与公用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及外墙(包括山墙),为墙体面积水面投影面积的一半。不应计入的公用建筑空间为:1.仓库、机动车库、非机动车库、车道等,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单独具备使用功能的独立使用空间;2.售房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3.为多幢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其中包括物业管理)用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一个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让有些人不动公摊面积的歪脑筋,树立标准是最佳途径,也是保障人民的利益。公摊面积包括数十种,大家购房的时候一定要问清楚都有哪些公摊面积,具体都是多少平米,加在一起看是否超过了国家标准,不然一些不法房地产就会拿公摊面积做文章,来欺骗消费者,以此来赚取更高的费用,因此大家务必要记住它的标准。

小高层和高层的区别   教你快速辨别

小高层和高层的区别 教你快速辨别

根据楼层高度不同,可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相较于高层建筑,小高层和高层的区别主要在于高度和层数的不一样,但是二者在楼层选择上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小高层和高层的区别小高层是通俗的说法,一般7—11层为小高层。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1层高的集合住宅。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对于市场推出的这种小高层,似乎是走一条多层与高层的中间之道。小高层的特点:(1)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住宅,节约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成本较多层住宅有所降低。(2)这种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角度来看,则大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3)由于设计了电梯,楼层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适感。但由于容积率的限制,与高层相比,小高层的价格一般比同区位的高层住宅高,这就要求开发商在提高品质方面花更大的心思。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将成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起点高度或层数,各国规定不一,且多无绝对、严格的标准。高层住宅是城市化、工业现代化的产物,依据外部形体可将其分为塔楼和板楼。(1)高层住宅的优点:高层住宅土地使用率高,有较大的室外公共空间和设施,眺望性好,建在城区具有良好的生活便利性,对买房人有很大吸引力。(2)高层住宅的缺点:高层住宅,尤其是塔楼,在户型设计方面增大了难度,在每层内很难做到每个户型设计的朝向、采光、通风都合理。而且高层住宅投资大,建筑的钢材和混凝土消耗量都高于多层住宅,要配置电梯、高压水泵、增加公共走道和门窗,另外还要从物业管理收费中为修缮维护这些设备付出经常性费用。高层还有众多的问题:1、摊分面积大,实用面积小;2、楼层矮,部分低于2.6米的更是令人难以接受;3、柱体占用面积大;4、建筑结构的固有特征,装修变动的可能性低;5、收取的管理费用高。小高层几楼最好小高层住宅一般有8-18层,是很时尚的一种住宅,以南北朝向为主,户型与多层类似,采光、通风充分,有电梯,集多层与高层住宅优点于一身。6层和7层属于俯视景观的楼层,人可以俯瞰位于楼下社区的绿化景观,能将整个社区的花园绿地尽收眼底,于是这里的人欣赏的是社区的整体设计效果,楼下的花园会呈现出一派高空的美景。在建筑物的30米处是环境学上的扬灰层,也就是在8层---11层位置,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停留的过程,灰尘会逗留其间。而且这里也是噪音较大的地方,许多消费者以为身居高楼就能“远离尘嚣”,其实,在一楼倾听车辆噪声,还不如在8层---14层听得真切。这是因为,声波的路线跟树木和建筑物的多少有关。声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线传播,高层同样听见汽车干线上的嘈杂声,声音会自由地往上走,直至高层的窗户。声波是以立体传播的,向上的并不比向两边的弱,高层楼接收到的声波要比同一幢楼低层来得强。而低楼层却因受到周围低矮建筑物及树木等物的阻档和吸收而相对减少了噪音。综合环境等因素,可得出较好的选择就是6层和7层,但7层更突出小高层的特色,所以7楼最好哦。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