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去估算

闵芳茵

居住区竖向设计规范谁清楚?

3 回答

共有3条回答

明媚至此 有用 1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9竖向9.0.1居住区的竖向规划,应包括地形地貌的利用、确定道路控制高程和地面排水规划等内容。9.0.2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应遵循下列原则:9.0.2.1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方工程量;

展开全部回答

jie0505 有用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  居住区公园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  小区游园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  组团绿地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间绿地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  建筑基础绿地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  居住区道路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内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  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4.1  居住用地内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  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内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市政设施,如用地内小区道路、各种管线、地上、地下设施及其出入口位置等;进行植物规划和竖向规划。
希望可以帮到你。

紫名都装饰 有用 1

如果建筑物临街,还要保证建筑物的踏步下面的水通过人行道板可以自流到道路上,也就是说踏步下面的地面到道路牙石要保证一定的坡度。
竖向设计图纸,除了给于设计标高外,还要画出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包括道路关系的截面图。

土巴兔装修客服

土巴兔官方客服,欢迎随时咨询

 立即咨询

亲,近期在了解装修吗?您是否想改变一下家里的布置,风格,收纳等现象?只需要一个报名申请您就能获得免费设计,赶紧咨询我吧!

相关问题 更多
最新回答
相关文章 更多
专题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最新版本举例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最新版本举例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最新版是考虑到传统版本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进一步改进后得到的结果,它针对现在不少城市都会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出发,通过对居住地的相关配置设施进行规定,确保大家可以享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并且住宅建筑标准化的理念也方便有关部门进行管理,因此最新版本的文件可以说是极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一、居住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必须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从全局出发考虑居住区具体的规划设计。二、居住区规划设计应坚持《城市规划法》提出的“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三、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如日照标准、房屋间距、密度、建筑布局、道路、绿化和空间环境设计及其组成有机整体等,均与所在城市的特点、所处建筑气候分区、规划用地范围内的现状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利用和强化已有特点和条件,为整体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水平创造条件。四、城市居民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在居住区内度过,因而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研究居民的行为轨迹与活动要求,综合考虑居民对物质与文化、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及确保居民安全的防灾、避灾措施等,以便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五、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中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长和残疾人占有一定比重,是我国在相当时期内的现实状况。老年人的活动范围随年龄增大逐年缩小,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残疾人的活动范围不如健康的人,是生理缺陷所致。因而,为残疾人就近提供工作条件,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活动、社交的场所,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方便、安全的居住生活条件,使老人能欢度晚年,使残疾人能与正常人一样享受国家、社会给予的生活保障,应是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六、住宅建筑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施工机械化和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加快居住区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也易因此而造成住宅形体整齐划一、平淡单调。因而,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建筑标准化与施工机械化的要求,同时也要结合规划用地特点,对建筑单体的选型、体量、色调等提出要求,并通过不同的布局手法、群体空间设计等,为建筑群体多样化创造条件。限于篇幅,我们只能够为大家给出一小部分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最新版内容,其他的文字可以自行进行搜寻。上文介绍了新版本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的改动,由此可以看出社会对此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并且居住地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老年人口生活的不便,配备一系列完善的保障系统和服务,并且针对住宅建筑标准化方面的理念也是极为重要的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介绍、标准举例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介绍、标准举例

为了保障居民的居住条件,同时为了可以方便后续的生活,所以完善的居住区都会配备一系列的周边保障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机构等等。而且有些高水平的居民小区还会额外设置游泳池、体育场、青少年活动站等等来提升大家的生活质量。那么接下来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些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介绍、标准举例方面的知识吧。一、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有哪些居住区、居住小区或居住组团内,必须有良好的公共设施配置,否则会出现诸多不便和其他问题。居住区内要配置以下公共设施:a.教育-包括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等。b.医疗卫生-包括医院、诊所、卫生站等。c.商业、服务-包括食品、菜场、服装、棉布、鞋帽、家具、五金、交电、眼镜、钟表、书店、药房、饮食店、食堂、理发、浴室、照相、洗染、缝纫、综合修理、服务站、集贸市场、摩托车、小汽车、自行车存放外等。d.文化、体育-包括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游泳池、体育场、青少年活动站、老年人活动室、会所等。e.金融邮电-包括银行、储蓄所、邮电局、邮政所、证券交易所等;f.行政管理-包括商业管理、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派出所、物业管理等。g.市政公用-包括公共厕所、变电所、消防站、垃圾站、水泵房、煤气调压站等。h.其他-包括居住区内的街道的工业、手工业等。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居住区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计划任务和城市现状条件,进行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综合性设计工作。它涉及使用、卫生、经济、安全、施工、美观等几方面的要求。综合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为居民创造一个适用、经济、美观的生活居住用地条件。居住区规划主要包括的内容有:(1)根据居住区规划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确定规划用地位置及范围;(2)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3)按照确定的居住水平标准,选择住宅类型、层数、组合体户比及长度;(4)确定公共建筑项目、规模、数量、用地面积和位置;(5)确定各级道路系统、走向和宽度;(6)对绿地、室外活动场地等进行统一布置;(7)拟定各项经济指标;(8)拟定详细的工程规划方案。居住区规划应符合使用要求、卫生要求、安全要求、经济要求、施工要求和美观要求等。居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及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的标志。居住区的规模主要受以下一些因素决定: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配套设置居住区级商业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是影响居住区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所谓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的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在地形起伏的地区可适当减少。②城市道路交通方法的影响。现代城市交通的发展要求城市干道之间要有合理的间距,以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快捷和通常。③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居住区的规模与居民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或相结合,这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居住去规划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影响居民区规模的另一个因素。④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的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很大的影响。此外,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的规模等因素对居住区的规模也有一定的影响。居住区规模结构的基本形式规划结构有各种组织形式,基本的形式有:①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具体地说,居住小区的规模一般以一个小学的最小规模为其人口规模的下限,而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服务半径为其用地规模的上限。②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住宅组团组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住宅组团。③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其规划结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小区—住宅组团。居住区规划设计主要文件:(1)规划设计任务书(2)用地现状图(3)规划总平面图(4)功能分区分析(5)交通组织分析(6)环境规划及设计(7)配套设施建设(8)施工图(9)施工许可证设计许可证用地许可证等相关政府文件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用途定位方面的不同加以区分,比如上文提及到的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机构中就有托儿所、幼儿园医院、诊所、食品、菜场等等设施的身影,而且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也是可以额外加分的项目。有意向购置房产的朋友不妨参考这些设施的完善性入手分析,选择各方面表现不错的居住区。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三种方式以及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三种方式以及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分为高位水箱供水方式、气压水箱供水方式以及无水箱供水方式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各有利弊,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一种,以保证高层建筑供水的合理性以及实用性。那么接下来不妨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几个关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相关方面信息吧。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三种方式以及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方法这两个板块的文字图片信息。一、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几种方式(一)高位水箱供水方式可分为并列供水方式、串联供水方式、减压水箱供水方式、减压阀供水方式。1、高位水箱并列供水方式在各分区独立设水箱和水泵,水泵集中设置在建筑底层或地下室,分别向各区供水。优点:1)各区是独立系统,供水安全可靠;2)水泵集中,管理维护方便;3)运行动力费用经济。缺点:1)水泵数量多,高压管线长,设备费用增加;2)分区水箱占用建筑面积,影响经济效益。2、高位水箱串联供水方式水泵分散设置在各区的楼层中,低区的水箱兼作上一区的水池。优点:1)无高压水泵和高压管线;2)运行动力费用经济。缺点:1)水泵分散设置,占用较大面积,管理维护不便;2)防震、隔音要求高;3)供水可靠性差。3、减压水箱供水方式整个高层建筑的用水量由底层水泵提升至屋顶总水箱,然后再送至各分区减压水箱。优点:1)水泵数量少,设备费用低,维护管理简单;2)泵房面积小,减压水箱容积小。缺点:1)水泵运行动力费用高;2)屋顶水箱容积大,对建筑结构不利;3)供水可靠性差。4、减压阀供水方式以减压阀代替减压水箱。优点:减压阀不占面积;缺点:水泵运行动力费用高。_(二)气压水箱供水方式1、气压水箱并列供水方式2、气压水箱减压阀供水方式优点:不需高位水箱,不占建筑面积。缺点:运行动力费用高;贮水量小,水泵启闭频繁。(三)无水箱供水方式根据给水系统中用水量情况自动改变水泵的转速,调整出流量并使水泵具有较高工作效率。1、变速水泵并列供水方式2、变速水泵减压阀供水方式^优点:不需高位水箱,不占建筑面积缺点:1)设备费用较大;2)管理水平要求高(设备维修复杂)。建筑很高,分区数较多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混合采用各种供水方式。二、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如何分区当建筑高度很大时,若采用同一个高楼供水系统供水,建筑底层的配水点所受到的静水压力会很大,将会产生以下弊端:(1)配水龙头开启时,水流喷溅严重,使用不便。(2)当配水龙头及阀门关闭时容易产生水锤,不但会引起噪音还会损坏管道及附件,造成漏水。(3)由于压力过高,龙头、阀门等给水配件容易受到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同时增加了维修工作量。(4)流速过大,会产生水流噪声、振动噪声,影响室内安静。为了消除和减少上述弊端,当建筑高度达某一高度时.给水系统需作竖向分区。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是指沿建筑物的垂直方向,依序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供水区域.每个供水区域都有其自己完整的供水设施。合理的确定给水系统的竖向分区,是进行高层建筑给水系统设计的前提。分区压力值选定过高,仍会造成低层处配水点压力大、流量多、噪声大、用水器材损坏等后果。分区压力值选定过小,又会使分区数量增多,势必增加供水设备、管道的工程造价及维修管理工作等。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卫生器具配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结合建筑层数合理划分。目前,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压力值,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但通常都是以各分区最低点的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其工作压力为依据进行分区。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98规定: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各分区的最低点的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住宅、旅馆、医院宜为300一500kPa;办公楼宜为350一450kPa。据国外文献资料介绍,美国采用的高层建筑给水压力分区范围值为:办公楼500-600kPa,公寓、旅馆为400kPa;日本高层建筑给水压力分区范围值为:办公楼400-500kPa,公寓、旅馆300一350kPa。以上我们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两个关于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相关方面的内容,它们分别是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的几种方式以及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方法这两个板块的文字图片信息。通过以上篇幅相关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高层建筑给水系统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预算、需求等等几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可以有多种方式选择,不同的方式在实际的表现上又有所差异。

打开APP后继续操作

立即打开